[发明专利]全固态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1528.6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6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丘俊焕;姜孝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62;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金拟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全固态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全固态二次电池包括:负极层;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其插入负极层和正极层之间,并且包括第一固体电解质;和第一粘合层,其设置在正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并包括第二固体电解质,其中负极层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该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并且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粘合剂和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正极层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该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并且其中第二固体电解质具有小于第一固体电解质的杨氏模量的杨氏模量。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韩国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1月0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33843和于2019年9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113013的优先权和权益、以及由其产生的所有权益,将其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引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全固态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全固态二次电池可通过如下制造:堆叠电极层(负极层和正极层)和在其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并使用温等静压机压制堆叠的层以获得大容量全固态二次电池。然而,这样的制造全固态二次电池的方法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并且在各电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形成紧密的界面可为困难的。
因此,仍需要开发改进的全固态二次电池和改进的制造这样的全固态二次电池的方法。
发明内容
提供全固态二次电池。
提供制造全固态二次电池的方法。
另外的方面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所述描述中明晰,或者可通过实践所呈现的实施方式来获知。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方面,全固态二次电池包括:负极层;正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其插入负极层和正极层之间,并且包括第一电解质;和第一粘合层(结合层),其设置在正极层和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并且包括第二固体电解质,其中负极层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该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并且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粘合剂和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正极层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该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以及第二固体电解质具有小于第一固体电解质的杨氏模量的杨氏模量。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方面,制造全固态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提供正极层;压缩正极层以形成压缩的正极层;提供负极层;提供固体电解质层;将负极层设置在固体电解质层上以形成堆;压缩所述堆以形成压缩的负极-电解质层;和在压缩的正极层和压缩的负极-电解质层之间插入第一粘合层。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方面,制造全固态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提供正极层;在正极层的表面上设置第一粘合层以形成包括第一粘合层的正极;提供负极层;提供固体电解质层;将负极层设置在固体电解质层上以形成堆;压缩所述堆以形成压缩的负极-电解质层;在压缩的负极-电解质层上堆叠包括第一粘合层的正极;和压缩包括第一粘合层的正极和压缩的负极-电解质层以形成全固态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考虑的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明晰并且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A至1E为示出全固态二次电池的结构的多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
图2为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全固态二次电池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和4为示出制造全固态二次电池的方法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A和5B分别为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1制造的全固态二次电池的横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
图6为虚部阻抗(-Z”,欧姆)对实部阻抗(Z',欧姆)的图,其示出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初始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1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包含SiC纤维的管状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