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戴式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1529.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何修帆;孙金锴;刘韦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戴式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部、主框架、两支臂以及两调节件。主框架承载显示部。支臂设置于主框架的相对两侧,且支臂的端部枢接于主框架,使得支臂适于在展开过程中背离主框架旋转,并且使得支臂适于在收合过程中朝向主框架旋转。调节件分别设置于支臂的枢转路径上,且调节件适于在展开过程中与对应的支臂以及主框架形成结构干涉,以限制支臂的旋转角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调整穿戴尺寸的头戴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属于新一代的显示技术,主要结合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显示及控制设备,进而产生出虚拟三维影像。虚拟三维影像主要是通过VR眼镜来实现,VR眼镜的轻便型产品其固定方式类似传统眼镜,是通过类似眼镜镜脚的支臂承靠于使用者头部两侧的耳朵上方。然而,传统VR眼镜的支臂尺寸无法适用于不同头型尺寸的使用者,头型尺寸较大的使用者配戴时会有过紧不舒服的问题,而头型尺寸较小的使用者则会发生支臂松脱,乃至设备滑落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解决办法为,让使用者可自行折弯支臂以调整穿戴空间。然而,支臂的夹持力要好则其塑性变形临界力要大,但使用者就难以自行弯折镜脚以调整穿戴尺寸;反之,若要让使用者容易自行弯折镜脚,则需降低塑性变形临界力,如此支臂的夹持力会变差,VR眼镜容易因为自身重量或惯性而滑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使用者的头型尺寸,且维持其夹持力,使其能够被稳固地配戴在使用者头上。
本发明的头戴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主框架、支臂以及调节件。主框架承载显示部。支臂设置于主框架的相对两侧,且支臂的端部枢接于主框架,使得支臂适于在展开过程中背离主框架旋转,并且使得支臂适于在收合过程中朝向主框架旋转。调节件分别设置于支臂的枢转路径上,且调节件适于在展开过程中与对应的支臂以及主框架形成结构干涉,以限制支臂的旋转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框架包括两止挡片(stopping piece),各止挡片分别延伸至对应的支臂的一外侧,且各调节件适于在支臂上的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与端部之间。当各调节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这些支臂适于展开至一第一最大旋转角度。当各调节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这些支臂适于展开至一第二最大旋转角度。此时各调节件进入对应的支臂与止挡片所夹的一空间内而与支臂以及止挡片形成结构干涉,且第二最大旋转角度小于第一最大旋转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调节件包括一第一定位部,各支臂包括对应于第一定位部的一第二定位部。当各调节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形成结构干涉,使得各调节件保持于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定位部突出于对应的支臂的一内侧,并且包括一凹口,各第一定位部包括对应于凹口的一凸块,当各调节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凸块卡掣于凹口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定位部还包括一导引面,面向对应的凸块。凹口位于导引面的一端。在各调节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凸块抵靠导引面并沿导引面移动,最终进入凹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当各调节件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至少一第三位置时,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形成结构干涉,使得各调节件保持于至少一第三位置。当各调节件位于至少一第三位置时,这些支臂适于展开至一第三最大旋转角度,此时各调节件进入对应的支臂与止挡片所夹的一空间内而与支臂以及止挡片形成结构干涉。第三旋转角度介于第二最大旋转角度与第一最大旋转角度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定位部突出于对应的支臂的一内侧,并且包括多个凹口。各第一定位部包括对应于这些凹口的一凸块。当各调节件位于第二位置或至少一第三位置时,凸块卡掣于对应的凹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1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