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协同呼救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1756.3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1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峰;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44;H04W4/90;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伟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呼救 方法 装置 穿戴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协同呼救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协同呼救方法包括:采集V2X信息,通过V2X信息确定用户所在车辆的车辆标识;根据用户所在车辆的车辆标识,获取用户所在车辆的车辆信息;采集传感器数据,并根据传感器数据对用户是否存在危险进行检测;若确定用户存在危险,则发起救援请求,其中,救援请求包括车辆信息和呼叫信息。采用该协同呼救方法能够实现安全便捷的呼救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同呼救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乘车、驾驶等情况下发生危险状况时,通常都是利用手机、平板的联网功能,通过基站2G/3G/4G/5G网络发送报警消息,或者拨打电话呼叫110报警求救,或者通过打车应用程序发送报警消息,这些做法都存在较明显的缺陷,难以实现安全便捷的呼救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同呼救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目前用户在乘车、驾驶等情况下发生危险状况时难以实现安全便捷的呼救目的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同呼救方法,包括:
采集V2X信息,通过所述V2X信息确定用户所在车辆的车辆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所在车辆的车辆标识,获取所述用户所在车辆的车辆信息;
采集传感器数据,并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对用户是否存在危险进行检测;
若确定用户存在危险,则发起救援请求,其中,所述救援请求包括所述车辆信息和呼叫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V2X信息中包括GPS数据,所述采集V2X信息,通过所述V2X信息确定用户所在车辆的车辆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GPS数据计算用户和周边车辆的距离,其中,预设地理范围内的车辆为所述周边车辆;
在预设时间段内,将与所述用户的距离持续在1.5米内的所述周边车辆确定为所述用户所在车辆;
根据所述用户所在车辆确定所述用户所在车辆的车辆标识。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传感器数据包括角速度、加速度和心率,所述采集传感器数据,并根据所述传感器数据对用户是否存在危险进行检测,包括:
采集角速度、加速度和心率;
根据所述角速度、所述加速度和所述心率是否满足预设的危险判定条件检测用户是否存在危险,其中,当所述角速度、所述加速度和所述心率满足预设的危险判定条件时,确定所述用户存在危险。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若确定用户存在危险,则发起救援请求,包括:
若确定用户存在危险,则按不同紧急等级发起所述救援请求,其中,所述紧急等级根据时间进行划分。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若确定用户存在危险,则按不同紧急等级发起所述救援请求,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根据所述V2X信息得到紧急车辆提醒数据;
根据所述紧急车辆提醒数据寻找第一预设搜索范围内是否存在紧急车辆;
若存在所述紧急车辆,则周期性地向所述紧急车辆发起救援请求。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若确定用户存在危险,则按不同紧急等级发起所述救援请求,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17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