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3037.5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曾勤;史莹;李志峰;杨逸;杨锦琛;李承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7/103 | 分类号: | G21C7/103;G21C5/06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国亮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鼓 堆芯 燃料元件 中子吸收体 活性区 反应堆堆芯 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 反射层 反应堆 区时 中子吸收材料 反应堆功率 转动控制 安装轴 反应性 转动 外围 包围 燃料 一体化 | ||
1.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堆芯燃料元件组的堆芯活性区、包围在堆芯活性区外围的反射层以及布置在反射层中的控制转鼓,所述控制转鼓能绕着安装轴转动,控制转鼓内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有强中子吸收体,所述第二区域设有转鼓燃料元件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活性区呈正多角星,控制转鼓分布在正多角星中相邻的两个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正多角星中相邻的两个角之间形成一个凹部,控制转鼓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燃料元件组包括蜂窝状的燃料元件基座和多个燃料元件,相邻的两个燃料元件之间形成冷却区域,燃料元件包括空腔、燃料包壳、位于空腔和燃料包壳之间的燃料芯块、用于锁紧在燃料元件基座的锁紧装置以及设置在燃料元件的一端或者两端的裂变气体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芯块与燃料包壳之间留有0.1~0.3mm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元件基座呈多边形或者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燃料元件组包括多个燃料元件,燃料元件置于控制转鼓的反射材料基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中子吸收体呈片状或者块状,相邻的两个强中子吸收体之间存在0.3~0.5mm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和强中子吸收材料一体化的紧凑型反应堆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呈半圆状,第二区域呈半圆状,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通过平面或者弧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30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智能问诊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管型深海应用核反应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