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提取物及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3682.7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7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琪;王静琼;张志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北医学大学;屏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43 | 分类号: | A61K31/343;A61K36/87;A61K31/05;A61K31/7048;A61K31/352;A61P25/28;A61P25/14;A61P25/16;A61P21/00;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蒋林清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抑制 乙酰 胆碱酯酶 提取物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细本葡萄(Vitis thunbergii Sieb.Zucc)或小叶葡萄(Vitis thunbergii Sieb.Zucc.var.taiwaniana Lu)的提取物及组合物。所述提取物及组合物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且因此可用于治疗或预防乙酰胆碱酯酶介导的病症,诸如神经退化性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酰胆碱酯酶介导的病症的治疗领域。尤其,本发明涉及用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提取物及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诸如神经退化性疾病的乙酰胆碱酯酶介导的病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乙酰胆碱酯酶(AChE)通过水解胆碱激导性突触处的神经传递质乙酰胆碱来终止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在神经传递期间,Ach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且结合到突触后膜上的ACh受体,中继来自神经的信号。也位于突触后膜上的AChE通过水解Ach来终止信号传递。
胺基甲酸酯即N-甲基胺基甲酸的酯为在数小时内水解且出于医学目的而使用的AChE抑制剂(例如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毒扁豆碱)。已显示数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降低乙酰胆碱分解的速率且因此增加其在大脑中的浓度。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通过增加蕈毒碱及烟碱受体中的ACh的可获得性来增强神经元传递。
可逆抑制剂占据酯解位点(esteratic site)达短时间段(数秒到数分钟)且用于治疗一定范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四氢胺吖啶(THA)及多奈哌齐得到FDA许可以改进阿兹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中的认知功能。多奈哌齐,即2-(1-苄基-哌啶-4-基甲基)-5,6-二甲氧基-茚满-1-酮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通常指定用于治疗阿兹海默氏症、痴呆及偏头痛。雷斯替明(Rivastigmine)也用于治疗阿兹海默氏及路易体性痴呆(Lewy body dementia),且溴化吡啶斯的明(pyridostigmine bromide)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
WO 2006025708公开用于在某些条件下有效提取及纯化来自葡萄藤(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的有效成分的方法,其可用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化、改进退化内存、控制血压及血液循环;包含自葡萄藤提取物中隔离的有效成分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用途;及用于通过使用所述组合物治疗与哺乳动物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有关的疾病的方法。Jang MH公开羧基哌喃花色苷A(vitisin A)及毛葡萄甲素A(heyneanol A)以剂量依赖型方式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及丁酰胆碱酯酶且展现相较于加兰他敏(galantamine)的抗丁酰胆碱酯酶活性而言的更高的抗丁酰胆碱酯酶活性(PhytotherRes.2008年4月;22(4):544-9)。
然而,已得到认可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迄今为止已具有较少治疗前景。因此需要允许抑制AChE的新型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包含以下的组合物:来自细本葡萄(Vitis thunbergii Sieb.Zucc)茎部(VT-S)的乙醇提取物(Et)的约15.10%±10%莫耳浓度(M)比的葡萄素、约11.51%±10%M比的白藜芦醇、约6.13%±10%M比的霍毕酚(hopeaphenol)及约5.37%±10%M比的羧基哌喃花色苷A。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以下的组合物:来自VT-S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溶离份(Et-EA-fra)的约15.87%±10%莫耳浓度(M)比的白藜芦醇、约15.62%±10%M比的葡萄素、约6.25%±10%M比的霍毕酚及约4.23%±10%M比的羧基哌喃花色苷A。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以下的组合物:来自小叶葡萄(Vitis thunbergii Sieb.Zucc.var.taiwaniana Lu)根部(VTT-R)的乙醇提取物(Et)的约31.53%±10%莫耳浓度(M)比的羧基哌喃花色苷A、约17.31%±10%M比的羧基哌喃花色苷B、约8.72%±10%M比的霍毕酚及约2.92%±10%M比的蛇葡萄素C(ampelopsin 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北医学大学;屏东科技大学,未经台北医学大学;屏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3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