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SP连铸连轧产线生产刹车片背用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4041.3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9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坦华;张志强;贾改风;柳风林;黄志镇;席江涛;伊晓亮;吕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1B27/02;B21B45/08;B21B45/02;B21B37/00;B21B37/74;B21B15/00;C22C38/02;C22C38/04;C22C38/24;C22C38/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56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sp 连铸连轧产线 生产 刹车片 背用钢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基于CSP连铸连轧产线生产刹车片背用钢的方法,包括炼钢‑连铸工序生产铸坯、铸坯加热工序、铸坯轧制工序和带钢卷取工序。铸坯厚度为70‑76mm,成分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C:0.18%‑0.25%,Si:0.2%‑0.3%,Mn:0.25%‑0.45%,V:0.15%‑0.30%,Cr:1%‑3%,P≤0.015%,S≤0.008%,Als:0.015%‑0.04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保证各类夹杂物控制在1.5级以内。铸坯加热工序采用辊底式加热炉;入加热炉前去除铸坯下表的氧化铁皮,出加热炉温度为1110‑1130℃。精轧前除鳞压力≥260bar,均热炉温度980‑1020℃。采用本发明可生产出高质量、优良平整度、高同模成材率及高表面质量的刹车片钢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刹车片背用钢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SP连铸连轧产线,生产厚度规格为4-8mm刹车片背用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安全性显得更加重要。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最重要的主动安全系统,制动器则是制动系统的执行机构,是汽车不可缺少的零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安全。制动器的可靠性、稳定性成为广大客户及汽车厂商的追求目标。制动器可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盘式制动器可以方便地与ABS系统配合,大大改善了汽车高速制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多地在中高档轿车上使用,因此取代传统的鼓式制动器已成为现代制动器发展的必然趋势。
盘式制动器是由刹车盘和刹车片组成,现有的汽车刹车片一般由刹车片钢背和摩擦块结合而成,摩擦材料由增强材料、粘合剂及填料等粘合而成;刹车片钢背起固定支撑摩擦块的作用。刹车时刹车片钢背受刹车钳的推动,摩擦块与刹车盘摩擦接触,通过摩擦达到车辆减速的目的;同时在制动的过程中,摩擦材料与刹车片钢背之间会产生很强的剪切力,且能达到比较高的温度。所以,一般情况下要求摩擦材料与钢背达到一定的粘合固定强度,防止在刹车过程中出现摩擦材料从刹车片钢背上脱落,产生刹车失灵,并且钢板具备一定的耐高温特质,避免变形刹车片变形引起刹车压力不均匀。
由上述内容可知,刹车片钢背在刹车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刹车启动过程中不仅承载很强的瞬时剪切应力,还要抵抗由于摩擦产生的巨大热应力,这就要求制作刹车片钢背的原材料具备优良的内部质量和足够强度。为了提升摩擦材料与钢背结合的成材率以及满足外形美观要求,钢板还必须具有高平整度、稳定的同板差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CSP连铸连轧产线生产刹车片背用钢的方法,可生产出高质量、优良平整度、高同模成材率及高表面质量的刹车片钢背用钢。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CSP连铸连轧产线生产刹车片背用钢的方法,包含如下工艺步骤:
(1)、炼钢-连铸工序生产铸坯;
(2)、铸坯加热工序;
(3)、铸坯轧制工序;
(4)、带钢卷取工序。
所述步骤(1)中铸坯厚度为70-76mm,成分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C:0.18%-0.25%,Si:0.2%-0.3%,Mn:0.25%-0.45%,V:0.15%-0.30% ,Cr:1%-3%,P≤0.015%,S≤0.008%,Als:0.015%-0.045%,余量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保证各类夹杂物控制在1.5级以内。
所述步骤(2)铸坯加热工序采用辊底式加热炉;入加热炉前去除铸坯下表的氧化铁皮,出加热炉温度为1110-1130℃,均热炉温度 980-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4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