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含铀废水中铀酰离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6125.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6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阳鹏飞;徐源合;柯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70;C01G51/00;B01J23/889;B01J35/00;B01J35/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欧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4 | 代理人: | 欧颖;张文君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含铀废 水中 离子 方法 | ||
1.一种吸附含铀废水中铀酰离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一种纳米级磁性钴锰尖晶石为吸附剂,在反应温度为80~130℃,废水pH值为5~9的条件下,将含铀废水中的铀酰离子吸附至固态的所述纳米级磁性钴锰尖晶石上,而使得铀酰离子与废水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的温度为85~120℃,废水pH值为5.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的时间为6小时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磁性钴锰尖晶石通过如下所述方法制备得到:包括将钴源和锰源溶解在包含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且加入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将部分二价锰氧化为三价锰,形成二价和三价锰离子共存的均态体系,并以尿素作为沉淀剂,在120~180℃下反应2小时以上晶化形成前驱体,再将前驱体样品于400~600℃下煅烧2小时以上,得到纳米级磁性钴锰尖晶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和锰源为六水氯化钴和四水氯化锰,所述制备方法中的氧化步骤在隔绝氧气的环境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和锰源中钴元素与锰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钴元素与氨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0,钴元素与氯化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钴元素与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100,钴元素与尿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和锰源中钴元素与锰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钴元素与氨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8,钴元素与氯化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8,钴元素与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5~10,钴元素与尿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5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尿素和氯化铵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A,且将钴源和锰源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B,将溶液A和B混匀后加入溶液C氨水,再加入溶液D次氯酸钠溶液,在无氧条件下以次氯酸钠氧化10~120min,之后将溶液进行晶化和煅烧得到所述纳米级磁性钴锰尖晶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晶化温度为140~160℃,晶化时间为4~20小时,煅烧温度为450~550℃,且煅烧时间为4~8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晶化步骤和煅烧步骤之间还包括对前驱体的清洗和干燥步骤,所述清洗包括使用乙醇和去氧去离子水交替清洗,所述干燥为在40~150℃的条件下常压干燥或真空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61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水中余氯的滤芯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凝灰岩基可渗透反应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