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6138.8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刘治端;刘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13/02;E04G21/02 |
代理公司: | 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柱 前模板 后模板 上端 料斗 砌体墙 成型 混凝土 混凝土料斗 混凝土料 推板 下端 相贴 一次浇筑成型 浇筑混凝土 成型间隙 滑动安装 位置预留 密闭 外凸 浇筑 预制 挤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如下步骤:S1,在砌体墙相应位置预留构造柱成型间隙;S2,预制构造柱模板,所述构造柱模板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和一个下端与前模板上端相贴的混凝土推料斗,所述混凝土推料斗包括一料斗和滑动安装在料斗内的推板;S3,安装准备;S4,安装前模板和后模板;S5,安装混凝土料斗,所述混凝土料斗的上端与后模板上端处于同一平面,下端与前模板上端相贴,安装后与前模板和后模板形成一个密闭的浇筑空间;S6,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料冒出前模板顶端,推动推板,挤压混凝土料,形成构造柱顶部。本发明得到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能确保构造柱一次浇筑成型,且成型质量好,不会产生外凸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柱成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构造柱是指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此外,房屋的层数不同、地震烈度不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也不一致。
在对构造柱浇筑成型时,需先搭设并固定模板。目前,构造柱模板主要包括构造柱前模板和后模板,在构造柱前模板上端设有一漏斗,用于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通过多个对拉丝杆进行固定。采用这种结构所浇筑的构造柱顶部因漏斗的存在,会形成一个向外凸出的漏斗状混凝土。漏斗部位混凝土突出,需要人工踢打,楼层较高处还需搭设脚手架。同时造成混凝土材料的浪费且踢打的混凝土渣滓还需要人工清理,特别是在构造柱数量较多时将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材料。在拆模后,需要将该部分混凝土切割掉,不但浪费劳力,且还浪费混凝土。另外,现有的漏斗部分在拆模时容易损坏,导致不能重复利用。基于此,急需采用一种全新的构造柱模板和施工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方便实施、且构造柱能一次浇筑成型,浇筑后不会形成外凸混凝土的砌体墙构造柱成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6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构造柱预设隔离层同步浇筑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承重空心胶合木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