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堤边坡滑坡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6760.9 | 申请日: | 201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华润保;袁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正杰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25/1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盒 对射型光电开关 报警机构 发射器和接收器 检测装置 边坡 地桩 河堤 电源 滑坡 水平面方向 报警信号 地质灾害 检测设备 人力成本 实时检查 巡回检测 偏移 植入边 耦接 坡地 垂直 背离 悬挂 检测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堤边坡滑坡检测装置,属于地质灾害检测设备领域,包括沿垂直于水平面方向植入边坡地面内部的地桩和设置于地桩背离地面一端的检测盒,检测盒内部悬挂有基准绳,检测盒内部还设有对射型光电开关和电源,对射型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于基准绳两侧,检测盒未发生偏移时,基准绳位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用于阻断光线;对射型光电开关耦接有报警机构,电源为对射型光电开关和报警机构提供所需电能,当检测盒发生倾斜时,报警机构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河堤边坡滑坡检测装置,取代人工巡回检测进行实时检查,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堤边坡滑坡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一旦出现滑坡现象,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滑坡进行检测很有必要。
目前滑坡的检测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巡回检查的方式对边坡进行实地排查。该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不能进行实时监测,无法保证及时的预警或报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堤边坡滑坡检测装置,取代人工巡回检测进行实时检查,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河堤边坡滑坡检测装置,包括沿垂直于水平面方向植入边坡地面内部的地桩和设置于地桩背离地面一端的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内部悬挂有基准绳,所述检测盒内部还设有对射型光电开关和电源,所述对射型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于基准绳两侧,所述检测盒未发生偏移时,所述基准绳位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用于阻断光线;所述对射型光电开关耦接有报警机构,所述电源为对射型光电开关和报警机构提供所需电能,当所述检测盒发生倾斜时,所述报警机构发出报警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植入边坡地面内的地桩,在地桩的顶部设置检测盒,通过设置在检测盒内的基准绳和对射型光电开关,当检测盒未发生偏移时,基准绳对发射器发出的光线进行阻隔,此时接收器不能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光线保持截止状态;对射型光电开关与报警机构耦接,当检测盒发生偏移时,利用重力作用,基准绳保持垂直于水平面状态,而使得对射型光电开关与基准绳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此时基准绳不能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线进行阻隔,接收器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光线,从而使得接收器导通,报警机构与对射型光电开关连接,当接收器导通时,报警机构发出报警信号,从而保证对边坡的滑坡现象进行实时监控,使用设备对边坡进行检测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投入的,同时还能提高检测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准绳下端悬挂有重力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准绳下端悬挂重力块,从而使得基准绳在重力块的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盒内部设有旋转机构,所述对射型光电开关固定设置于旋转机构上,所述检测盒未发生偏移时,所述基准绳的轴线与对射型光电开关的旋转中心线共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盒内设置旋转机构,将对射型光电开关固定安装于旋转机构上,并使得检测盒未偏移时,基准绳的轴线与对射型光电开关的旋转中心线共线,避免检测盒的偏移方向位于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线路上,报警机构不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高检测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对射型光电开关的支架和驱动支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支架与检测盒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位于基准绳下方且不与基准绳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正杰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正杰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6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