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多通道防回流旋塞阀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6835.3 | 申请日: | 201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伟;李春晖;赵亮;冯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22 | 分类号: | A61M39/22;A61M5/14 |
代理公司: | 34113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塞阀 阀体 三通旋塞阀 输液 内套 阀体接口 多通道 多通路 阀外套 锥台孔 阀体两端 回流机构 垂直的 单通路 防回流 回流阀 旋塞 锥台 平行 三通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体式多通道防回流旋塞阀,包括阀体和安装在阀体上的若干三通旋塞阀单元,阀体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在三通旋塞阀单元处的阀体上设置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垂直的旋塞阀接口,旋塞阀接口包括一个阀内套和一个阀外套,阀内套安装在阀体接口槽中,阀外套安装在阀内套外,在阀体接口槽与三通旋塞阀单元之间的阀体上设置锥台孔,在锥台孔内设置锥台塞。本发明旋塞阀使用轻松方便,且在三通内设置放(防)回流机构,使得使用更加安全;由于同时具有多通道旋塞和防回流阀的功能,特别是在临床ICU需要多通路输液时,可实现多通路平行输液或单通路输液及多点输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体式多通道防回流旋塞阀,属于旋塞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通道旋塞阀的作用是在将药物或液体注入患者体内,允许药物或液体之间连通或阻隔连通。现有的多通道旋塞阀主要是为了静脉输液设计的,两侧端口连接输液器和针头,下部多个接口连接延长管,实现不同药物和液体输注。安装在输液(血)器具或其他医疗器具管路上,作为各类输液(血)器具多路输液开关和转换药液输送用。
如申请号 201520134030.1,一次性使用带精密过滤输液器多通路旋塞阀,多通路旋塞阀(2)包括至少两个通过主管路(2.1)顺次串联连接的三通旋塞阀(2.2),除最末端三通旋塞阀(2.2)的一个接口作为多通路旋塞阀(2)的末端出口(2.4)外,全部三通旋塞阀(2.2)的其余接口均作为多通路旋塞阀(2)的输液接口(2.3),输液器(1)连接在多通路旋塞阀(2)的输液接口(2.3)上。然而现有的旋塞阀都不具有防回流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式多通道防回流旋塞阀。
本发明为解决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多通道防回流旋塞阀,包括阀体和安装在阀体上的若干三通旋塞阀单元,阀体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在三通旋塞阀单元处的阀体上设置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垂直的旋塞阀接口,旋塞阀接口包括一个阀内套和一个阀外套,阀内套安装在阀体接口槽中,阀外套安装在阀内套外,在阀体接口槽与三通旋塞阀单元之间的阀体上设置锥台孔,在锥台孔内设置锥台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口上安装有锁帽,锁帽中部设置与第一接口内腔匹配的柱塞,第一接口的外表面设置螺旋与锁帽内螺纹配合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口上安装有护套,所述护套包括一个套座和一个套帽,其中套座套接在第二接口外壁上,且通过一个卡扣结构与外壁锁紧,在套座上设置由延伸管和围绕在延伸管外的螺旋管,套帽套接在延伸管上并通过螺旋管内螺旋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旋塞阀单元包括旋塞体,旋塞体上开有三个通孔,旋塞体下部套接在阀体内设置的格筋体上,格筋体由圆柱体上设置若干间隔均布的格筋条构成,旋塞体下部内壁上也设置格筋条,旋塞体下部外壁上设置凹槽,在对应的阀体上设置凸块与凹槽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式多通道防回流旋塞阀分为二联三通、三联三通、四联三通和五联三通型式。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还设置由手柄。
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中间设置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旋塞阀使用轻松方便,且在三通内设置放回流机构,使得使用更加安全;由于同时具有多通道旋塞和防回流阀的功能,特别是在临床ICU需要多通路输液时,可实现多通路平行输液或单通路输液及多点输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具体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三通旋塞阀单元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6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