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舱柜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7277.2 | 申请日: | 201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黎俊;倪晓宇;陈琳;邵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008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单元 连接管 沉淀柜 舱柜 油温 船舶主机 节能系统 储存箱 回形管 阀门 加热 安全系数 货物损失 温度过高 可控制 控制箱 冷却水 轻油箱 燃油舱 船舶 货物 | ||
本发明涉及舱柜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舱柜节能系统,包括沉淀柜、轻油箱、船舶主机换热单元、燃油换热单元、燃油储存箱和控制箱,且所述沉淀柜与燃油换热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沉淀柜与燃油储存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船舶主机换热单元与燃油换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安装有第一回形管,所述第一回形管的顶部与底部由左至右均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泵和第二阀门。该舱柜节能系统,油温稳定,且油温可控制;最高油温不会超过船舶冷却水温度,安全系数高;系统的加热速度快;燃油舱无需整舱加热,不会因为温度过高对货物造成货物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舱柜领域,具体为一种舱柜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市面上的船舶排水量逐渐增大,而这类船舶的供能方式都是燃烧燃料或者燃油来进行供能,而现在船舶燃油利用加热舱内的加热盘管对燃油进行加热,这种供能的方式不仅不能保证燃油的利用效率,还会导致燃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大量的浪费,而且燃烧产生的预热没有被有效的利用起来,浪费了大量的能量,并且粘度较大的燃油燃烧尤其不充分,会导致能量的大量浪费。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舱柜节能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柜节能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燃油燃烧方式非常不环保,会浪费大量能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舱柜节能系统,包括沉淀柜、轻油箱、船舶主机换热单元、燃油换热单元、燃油储存箱和控制箱,且所述沉淀柜与燃油换热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沉淀柜与燃油储存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船舶主机换热单元与燃油换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安装有第一回形管,所述第一回形管的顶部与底部由左至右均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泵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一回形管左侧处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三阀门、第一双联滤器、第二泵和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三阀门通过竖管与轻油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一回形管右侧的一端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二压力表、第一温度表和第一压力开关。
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安装有第二回形管,所述第二回形管的顶部与底部由左至右均安装有第四阀门、第三泵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二回形管左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三压力表,所述第二连接管位于第二回形管右侧的一端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四压力表、第二压力开关、第一温度传感器、第六阀门、第二双联滤器和第七阀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端且位于第二双联滤器与第七阀门处安装有与燃油换热单元连接的固定管,固定管上安装有第八阀门,所述第八阀门通过横管与燃油储存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燃油储存箱的右侧壁安装有第二温度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管上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九阀门、第四泵和第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连接管上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第三温度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包括变频器、PLC和阀门控制器,所述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和第四泵均与变频器双向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力开关、第二压力开关、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均与PLC双向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和第四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均与船舶主机换热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与燃油换热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PLC的输出端与变频器的输出端均与阀门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输入端、第二阀门的输入端、第三阀门的输入端、第四阀门的输入端、第五阀门的输入端、第六阀门的输入端、第七阀门的输入端、第八阀门的输入端和第九阀门的输入端均与阀门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7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测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教学信息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