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多粘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7540.8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凯;郑宽瑜;陈永对;张洁;郑雪;赵立华;吴阔;苏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6;A01P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刘阳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多粘 芽孢 杆菌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多粘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多粘芽孢杆菌菌株,所述的多粘芽孢杆菌菌株为PBSZ123,保藏名称为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单位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9年8月14日;保藏编号:CGMCC No.18386。本发明的多粘芽孢杆菌从滇重楼内生菌中分离得到,对重楼病害的主要病原菌重楼灰霉菌、茎点霉叶斑病菌、重楼拟盘多毛孢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多粘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药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中药野生资源破坏严重,野生转为栽培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由之路。野生中药材很少发生病害,即使有也不会形成灾害,从野生变为人工栽培后,其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种类单一,密度增加,且高水高肥、人为远程调种等管理措施创造了病害发生流行的条件,病害易于在种群内部、田块之间、地区之间蔓延传播,导致栽培药材病害加重。
滇重楼(Parispolyphyllavar.yunnanensis(Franch.)Hand)为延龄草(Trilliaceae)重楼属植物,是“云南白药”、“宫血宁”等著名中成药的原料药,根茎中含有的甾体化合物,具有止血、抗肿瘤、抗微生物和免疫调节等活性。重楼野生变家种后,其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各类病菌小种也随之改变,弱势小种变为优势小种,新病害不断增加。目前栽培重楼上主要的病害有:重楼茎点霉叶斑病菌(Phoma sp.)、灰霉菌(Botrytiscinerea)、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等。
目前中药材的病害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剂防治,农药的长期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甚至给中药材带来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危害,因此合理降低农药使用,找到绿色、环境友好型的防控方式,对防治中药材病害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重楼真菌病害发生严重,且化学农药防治效果效果不理想,同时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提供一株高效防治重楼灰霉病、叶斑病的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菌株及其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多粘芽孢杆菌菌株,所述的多粘芽孢杆菌菌株为PBSZ123,保藏名称为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单位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9年8月14日;保藏编号:CGMCC No.18386。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粘芽孢杆菌菌株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16S核苷酸序列。
本发明所述的多粘芽孢杆菌菌株制备的多粘芽孢杆菌菌剂。
进一步地,其活性成分为如下(a)(b)(c)中的至少一种:
(a)所述的多粘芽孢杆菌菌株的发酵培养物;
(b)所述的多粘芽孢杆菌菌株细胞的超声裂解上清;
(c)所述的多粘芽孢杆菌菌株细胞的超声裂解沉淀。
本发明所述的多粘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的多黏芽孢杆菌菌株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A培养基平皿中,28℃倒置培养2天,活化菌株,挑取菌株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A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温度为28℃、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培养2天,制得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7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