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晕处理的聚酰亚胺抗粘结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28799.4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鲍欣;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巨野盛鑫电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J7/04;C08L7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49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晕 处理 聚酰亚胺 粘结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晕处理的聚酰亚胺抗粘结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将聚酰亚胺复合膜经电晕处理得到表面粗糙的聚酰亚胺复合膜,再均匀的刷涂全氟聚醚得到复合膜。电晕处理的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可直接在生产线上进行加工处理,基本无污染物排放,绿色环保等优点,吸附全氟聚醚后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粘附、绝缘、耐高低温、耐腐蚀等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晕处理的聚酰亚胺抗粘结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膜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耐热性、机械特性、电气绝缘性、耐化学药品性优良的有机材料,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广泛用于制造绝缘膜、半导体元件和太阳能电池等的保护膜、液晶配向膜、接点面膜等。随着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对聚酰亚胺薄膜耐温性、力学性能、绝缘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出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满足各个领域的应用需求是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研究的新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晕处理的聚酰亚胺抗粘结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将聚酰亚胺复合膜经电晕处理得到表面粗糙的聚酰亚胺复合膜,再均匀的刷涂全氟聚醚得到复合膜。电晕处理的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可直接在生产线上进行加工处理,基本无污染物排放,绿色环保等优点,吸附后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粘附、绝缘、耐高低温、耐腐蚀等特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晕处理的聚酰亚胺抗粘结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是由表面粗糙的聚酰亚胺复合膜与全氟聚醚复合构成。
上述的电晕处理的聚酰亚胺抗粘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全氟聚醚均匀的刷涂在表面粗糙的聚酰亚胺复合膜上,静置5~72h后,得到复合膜。
上述的全氟聚醚的粘度为10~350 mPa/s,刷涂量为0.5~2.0L/m2。
上述的表面粗糙的聚酰亚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亚胺薄膜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5~60min,取出后在滤纸表面晾干,然后将处理后的聚酰亚胺薄膜放于设定电源频率、放电间隙、输出功率以及处理速度的电晕处理器下,在一定处理电压下,进行电晕处理得到表面粗糙的聚酰亚胺复合膜。
上述的电源频率为10~30KHz,放电间隙为1~2mm,输出功率为2~100KW,处理速度为5~30m/min,处理电压为10000~20000V,处理时间为1min~10min。
上述的表面粗糙的聚酰亚胺复合膜水接触角大于130°。
上述的聚酰亚胺复合膜是SDSX6051-PI-FH,其厚度为2.5~125μm。
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聚酰亚胺抗粘结复合膜,拉伸强度为70~250MPa,断裂伸长率为5~200%,弹性模量为500~3500MPa,水接触角大于130°,接触角滞后低于20°,介电常数低于5,介电损耗低于0.006,耐受温度为180~300℃,热收缩率低于1%,表面电阻率(200℃)为≥1.0x1013 Ω,体积电阻率(200℃)≥1.0x1010 Ω.m,工频电气强度≥150Mv/m。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晕处理的聚酰亚胺抗粘结复合膜是由粗糙的聚酰亚胺复合膜与全氟聚醚通过吸附作用复合而成。本发明得到的复合膜综合性能优异,拉伸强度为70~250MPa,断裂伸长率为5~200%,弹性模量为500~3500MPa,水接触角大于130°,接触角滞后低于20°,并且的存在使得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抗粘附、抗静电、高低温、耐腐蚀性等特点,介电常数低于5,介电损耗低于0.006,耐受温度为180~300℃,热收缩率低于1%,可用于空调电热片的抗粘附膜,解决因粘结出现异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聚酰亚胺抗粘结复合膜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巨野盛鑫电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巨野盛鑫电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8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