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岩落石主动引导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9646.1 | 申请日: | 201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会星;李宁;吴沛沛;李安洪;陈伟志;姚裕春;龚建辉;叶世斌;庄颖茜;林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51215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岩落石 帘式 横向引导 防护网 落石 锚杆 分布设置 间隔设置 两侧延伸 主动引导 冲击能 缓冲 消能 堆积 滚动 运营 覆盖 施工 | ||
一种危岩落石主动引导系统及施工方法,以有效避免防护网因危岩落石堆积造成清理困难,避免落石冲击能大时防护网失效和避免运营中出现落石风险。包括:帘式网和锚杆,对危岩落石进行消能缓冲的帘式网覆盖于危岩落石滚动范围,分布设置的锚杆将帘式网固定于稳定边坡坡面上;横向引导沟,间隔设置在线路与危岩落石之间的稳定边坡坡面上,各横向引导沟的两侧延伸至背山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危岩落石主动引导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危岩落石工程防治一般采用彻底清除或施工安装防护网,防护网对于落石基于“堵”的设计理念,分为主动网及被动网。若采用主动网防护,危岩落石堆积造成“鼓肚子”问题,清理困难,运营中存在落石风险;若采用被动网防护,存在落石冲击能大时被动网失效、运营中存在落石风险等问题。帘式网是基于“疏导”的设计理念而提出的一种防护网,但目前帘式网无法控制落石轨迹,落石积于路肩或平台上,若落石较多时,易侵占车道或路基面,威胁列车运营安全。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危岩落石主动引导系统,能有效解决既有上述存在的问题,同时需具有安全、经济和施工方便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危岩落石主动引导系统,以有效避免防护网因危岩落石堆积造成清理困难,避免落石冲击能大时防护网失效和避免运营中出现落石风险。
本发明解决既有上述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危岩落石主动引导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帘式网和锚杆,对危岩落石进行消能缓冲的帘式网覆盖于危岩落石滚动范围,分布设置的锚杆将帘式网固定于稳定边坡坡面上;横向引导沟,间隔设置在线路与危岩落石之间的稳定边坡坡面上,各横向引导沟的两侧延伸至背山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危岩落石主动引导系统施工方法,方法简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稳定边坡坡面上人工开槽并施工数道引导沟,各引导沟的两侧延伸至背山侧;
②在危岩落石滚动范围铺设帘式网,并采用锚杆固定于稳定边坡坡面 (B)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横向引导沟和帘式网系统,帘式网将落石的能量消减,只能沿着坡面滚动至横向引导沟,利用横向引导沟的纵坡和落石的剩余能量,将落石引导至背山侧。有效解决了传统防护网存在的“鼓肚子”造成清理困难、落石冲击能大时防护网失效、运营中存在落石风险等问题,具有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节约投资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传统帘式网布置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危岩落石主动引导系统的布置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危岩落石主动引导系统的布置平面图。
图中示出主要构件的名称和所对应的标记:帘式网1、锚杆2、横向引导沟3、线路A、稳定边坡坡面B、危岩落石C、背山侧P。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9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边坡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挡锁砌砖、挡墙、护坡、垒砌方法、平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