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固态废弃物配煤炼焦的方法及其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29858.X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喻金平;洪洲;胡晟;施金芳;潘发明;蒋忠平;夏伟;邓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煤 堆场 装载机 固态废弃物 输送皮带 混合料 焦油渣 配合煤 煤塔 煤种 废弃物 焦化 破碎机 无公害化处理 肥煤 堆取料机 配煤炼焦 皮带现象 轮碾机 炭化室 装煤车 边轮 称量 灌入 煤槽 煤料 炼焦 皮带 破碎 松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固态废弃物配煤炼焦的方法及其生产线,其特征是设置焦油渣堆场A、提盐废弃物堆场B、1/3焦煤堆场C,用装载机将焦油渣﹕提盐废弃物﹕1/3焦煤按1~2﹕1~3﹕6~7或1~2﹕0﹕8~9或0﹕1~3﹕7~9的重量比例铲入轮碾机内,边搅拌边轮碾,形成松散的混合料;混合料通过装载机与煤料场的1/3焦煤再混合;用堆取料机从焦煤、肥煤、含固废1/3焦煤、廋煤存放点取煤,通过输送皮带送至各煤种对应煤槽;各煤种称量后通过合料皮带进入破碎机破碎;形成配合煤通过输送皮带上煤塔;装煤车从煤塔下面获取配合煤,灌入炭化室,炼焦。本发明对焦化固态废弃物无公害化处理,不发生堵斗、破坏皮带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化行业危险废弃物回配炼焦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焦化固态废弃物配煤炼焦的方法及其生产线。
背景技术
焦炉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区、炉顶、基础、烟道等组成。炭化室中煤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和结焦产生焦炭、焦炉煤气和炼焦化学产品。一座焦炉有几十个炭化室和燃烧室相间配置,用耐火材料(硅砖)隔开。炉顶区有装煤孔和上升管孔通向炭化室,用以装入煤料和导出煤料干馏时产生的荒煤气。在炼焦生产过程中,高温焦炉煤气从炭化室的上升管进入集气管,在初冷器冷却下,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被冷凝,形成煤焦油,与此同时,煤气中夹带的煤粉、半焦等也混杂在煤焦油中,沉淀后形成焦油渣,这些焦油渣富集在焦油氨水澄清池、焦油储槽底部,定期人工清理出来,形成大小不等的粘稠状团块。此外,煤气净化脱硫过程中会产生脱硫废液,脱硫废液加热蒸发浓缩提盐,提盐固态结晶产物为硫代硫酸钠、硫磺等化学物质团块,硬度高。由于焦油渣和提盐产物均是固态危险废弃物,出于环保规定,不能外排,迫不得已重新回配到煤料内。现有的焦化固态废弃物处理方法是直接用装载机将固态废弃物铲在煤里,这样不但因为搅拌不均而影响焦炭质量,而且由于这个时候焦油渣还是粘稠的固态状,在煤料运输、装煤过程中,经常导致下煤斗堵塞,因疏通煤斗而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捅料耽误送煤甚至影响焦炉用煤;对于提盐固态废弃物,由于结块大、硬度高而经常砸烂皮带,直接影响生产。因此,备煤车间怕损坏皮带和堵塞下煤斗而不愿回配,炼焦车间因为堵斗要在装煤车上捅煤也反对添加焦化固态废弃物。这些焦化固态废弃物长期积压成堆,严重影响现场的生产文明环境卫生,不符合环保及现场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焦化固态废弃物无公害化处理,产出与回配平衡,不降低焦炭质量,不发生堵斗、破坏皮带现象发生的一种焦化固态废弃物配煤炼焦的方法及其生产线。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焦化固态废弃物配煤炼焦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配料准备:将焦油渣、提盐废弃物、1/3焦煤用汽车或装载机运送至指定堆场,分类堆放;
(2)配料、搅拌、轮碾:启动电机,用装载机将焦油渣﹕提盐废弃物﹕1/3焦煤按1~2﹕1~3﹕6~7或1~2﹕0﹕8~9或0﹕1~3﹕7~9的重量比例铲入轮碾机内,边搅拌边轮碾,将轮碾机内的物料混合、轮碾、破碎,形成松散的沙粒状混合料;
(3)混合料与煤料场的1/3焦煤再混合:将混合料用装载机运送至煤料场的1/3焦煤存放点混堆,形成含固废1/3焦煤,混合料与煤料场的1/3焦煤混合重量比例:0.50~1.30﹕100;
(4)取煤:在煤料场,用堆取料机从焦煤、肥煤、含固废1/3焦煤、廋煤存放点取煤,通过输送皮带送至各煤种对应煤槽;
(5)配煤、混合、破碎:各煤种煤槽按配煤比通过圆盘给料机放料至下面的电子秤皮带,将各煤种送入合料皮带混合,进入破碎机破碎,形成配合煤;
(6)上煤塔:从破碎机出来的配合煤用输送皮带上煤塔;
(7)装煤炼焦:装煤车从煤塔下面获取配合煤,灌入炭化室,炼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298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