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圈梁、构造柱和夯土墙协同沉降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0195.3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柏文峰;周来;迟辛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B1/38;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圈梁 构造 夯土 协同 沉降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圈梁、构造柱和夯土墙协同沉降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夯土墙、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以及钢筋混凝土圈梁;夯土墙内掺加5%~30%的体积压缩可回弹骨料,夯实夯土墙;在夯土墙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柱头设置凹槽,凹槽底部安放泡沫垫层,凹槽侧壁涂刷沥青隔离层。钢筋混凝土圈梁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流入凹槽在钢筋混凝土圈梁底面形成凸起物,限制钢筋混凝土圈梁在地震发生时的水平错动;把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竖向钢筋与钢筋混凝土圈梁叠合处的钢筋段套上套管,再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混凝土。本发明既可以避免由于夯土墙收缩导致的钢筋混凝土圈梁开裂,也可以减轻夯土墙的收缩变形,能显著提高夯土墙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圈梁、构造柱和夯土墙协同沉降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夯土建筑在我国历史悠久,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环境友好,冬暖夏凉的优点。然而随着现代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传统夯土建筑结构自身强度差,抗震性能不足,耐久性能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夯土建筑已经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近年来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以及绿色乡土建材知识的普及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生土材料的优势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和挖掘,夯土建筑也开始在慢慢复苏和振兴。
但是,传统生土材料与现代材料怎样更好的结合使用,进而来提升其整体抗震性能的问题亟待解决。为提高夯土墙体的整体性能进而改善抗震能力,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在夯土墙体上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由于,夯土墙体的主要材料为生土,受限于施工夯实工艺,在夯筑前材料需要加一定量的水份对原材料进行湿润后夯实。且夯实后的墙体在干燥后,材料具有一定的竖向收缩。然而,钢筋混凝土的收缩极其有限,且钢筋混凝土圈梁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竖向作用下,导致其很难与夯土墙做到收缩一致。因此,容易导致钢筋混凝土圈梁与夯土墙体的脱离,再在上部夯土墙体自重荷载的影响下,钢筋混凝土圈梁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容易开裂,进而导致夯土建筑的整体性能有所减弱,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为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提升现代夯土建筑的抗震性能,以上问题急需改进。
因此,为实现钢筋混凝土圈梁与夯土墙体的收缩一致,避免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楼板与夯土墙脱离而在上部墙体荷载的作用下导致其开裂的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圈梁、构造柱和夯土墙协同沉降的施工方法,进而使材料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克服圈梁与楼板在构造柱的作用下导致其竖向不能自由沉降,进而使其开裂,导致其整体性能削弱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圈梁和构造柱交接处可竖向沉降的夯土墙的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圈梁、构造柱和夯土墙协同沉降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Step1 在夯土墙1的原材料内按照夯土墙1体积比的5%~30%掺加体积压缩可回弹骨料10,进行下层的夯土墙1夯实;
Step2 下层的夯土墙1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8并延伸至上层的夯土墙1内,钢筋混凝土构造柱8的竖向钢筋9上套设套管3,套管3两端分别与钢筋混凝土圈梁5的上下表面齐平,钢筋混凝土圈梁5中的水平钢筋4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8中的竖向钢筋9交错但不连接固定;
Step3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8中与套管3下端齐平的平面向下内凹开设凹槽6,平面上铺设泡沫垫层7,凹槽6的底面铺设泡沫垫层7,凹槽6的侧面涂刷沥青隔离层2,套管3和竖向钢筋9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保证了竖向钢筋9有侧向屈曲的空间,实现上层的夯土墙1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8、钢筋混凝土圈梁5的协调下沉;
Step4 在下层的夯土墙1的上表面浇筑钢筋混凝土圈梁5,混凝土进入凹槽6中形成凸起,限制了钢筋混凝土圈梁5在地震发生时的水平错动;
Step5在钢筋混凝土圈梁5上施工上层的夯土墙1即可完成整体的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0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