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地坪浇筑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0701.9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乾;黄明思;李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珞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合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混凝土 地坪 浇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地坪浇筑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端安装有多个车轮,所述车体内开设有混凝土放置槽,所述混凝土放置槽内壁上嵌设有隔板,所述车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混凝土放置槽内部连通的出料管,所述混凝土放置槽内底部与隔板之间密封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端贯穿设有通孔,所述车体的侧壁开设有机构槽,所述机构槽内安装有推动推板来回移动的推动装置,所述机构槽内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杆。本发明通过在车轮上同轴设置第一齿轮,当车体前进的时候车轮将带动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侧壁上的凸轮上下顶方形框移动,可带动第一连杆及夯实板向下移动,可对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夯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地坪浇筑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铁路公路隧道、水利水电、地铁、矿山巷道、军事设施、各种地下建筑建设和抢险等领域的工程施工。其基本工艺是利用液压力将预拌好的混凝土通过管道输送受面,经快速凝结硬化后形成混凝土支护层。
现有的混凝土浇筑车中,如申请号为201710719966.4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地坪浇筑车”,通过驱动电机在各个部件的带动下使得转盘转动从而对混凝土进行旋转刮平处理,仅仅通过对混凝土刮平处理而未对混凝土进行夯实,混凝土易松散;同时该方案中混凝土是由输送泵导出的,与浇筑车本身移动的同步性较差,当浇筑车移动过快或过慢时,会导致排出在某一处的混凝土过多或过少,从而使得浇筑的混凝土不均匀;浇筑完混凝土以后,浇筑车管道内残留的混凝土易发生凝结,需要人工及时清理干净以避免发生堵塞,十分耗费人力。
综上,该方案具有以下缺点:
1、未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夯实,还需要人工操作夯实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夯实,整个浇筑过程繁琐;
2、浇筑速度与浇筑车移动速度同步性差,导致浇筑不均匀;
3、浇筑完以后,需要人工清理管道,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地坪浇筑车,其通过车轮转动时带动各个部件运转,可将浇筑车内的混凝土排出使得混凝土浇筑更加均匀,同时使得夯实板上下移动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夯实而减少浇筑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刮板来回移动可夯实后的混凝土刮平抹匀、搅拌轴转动可避免混凝土凝结,推板来回移动继而对浇筑完的出料管及通孔进行清洗或对干燥的混凝土加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地坪浇筑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端安装有多个车轮,所述车体内开设有混凝土放置槽,所述混凝土放置槽内壁上嵌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隔板,所述车体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混凝土放置槽内部连通的出料管,所述混凝土放置槽内底部与隔板之间密封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隔板的上端贯穿设有通孔,所述车体的下端开设有机构槽,所述机构槽内安装有推动推板来回移动的推动装置,所述机构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夯实板,所述机构槽内安装有驱动第一连杆上下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车体的侧壁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通过通道与混凝土放置槽右端下侧连通,所述推板内开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通道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构槽内壁上的第一齿轮,所述机构槽内壁转动连接有与车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机构槽内滑动连接有方形框,且所述凸轮位于方形框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方形框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珞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珞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0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