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匣零件焊接修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1062.8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7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吕榛;陈浪屿;范雪莉;皮克松;陈张;马秀萍;嵇佳佳;向建华;吴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段泽贤;严勇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焊接 修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机匣零件焊接修复方法,所述机匣零件由从内至外的顺序连接的第一薄壁件、第二薄壁件和第三薄壁件焊接而成,所述第三薄壁件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一水平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的第一凸出部,所述方法用于对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进行堆焊修复,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提供一个支撑环、一个撑紧环、一个驱动盘和一个压环,
所述支撑环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对应的型面,所述支撑环内设置有环形的水槽,所述支撑环外壁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水槽连通的一个进水接头和一个出水接头,
所述撑紧环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以及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表面对应的型面,
所述驱动盘包括用于与所述撑紧环连接的螺纹盘,所述螺纹盘通过连杆连接有操作盘,
先将所述驱动盘与所述撑紧环连接,然后将所述撑紧环置于所述支撑环内,通过一个穿过所述螺纹盘的导向销使所述撑紧环和所述支撑环同轴,之后将所述机匣零件置于所述支撑环上,使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环的顶部贴合,之后将所述压环置于所述机匣零件上,通过所述第一水平部上方的所述第二薄壁件将所述机匣零件夹紧,之后旋转所述操作盘,通过所述螺纹盘驱动所述撑紧环向上移动,直到所述撑紧环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以及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表面紧密贴合,
步骤B,通过所述进水接头和所述出水接头接通水路,使所述水槽内保持水体流动,对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进行堆焊操作,待焊接完成后,旋转所述操作盘,通过所述螺纹盘驱动所述撑紧环向下移动,直到所述撑紧环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以及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表面脱离接触,拆下所述压环,取出所述机匣零件,完成对所述机匣零件的焊接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进水压力设置为0.8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在进行堆焊操作时,将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在周向上均分为顺序编号为z1-z16的16段区域,按照z1-z9-z5-z13-z3-z11-z7-z15-z2-z10-z6-z14-z4-z12-z8-z16的顺序进行堆焊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焊机在进行焊接时的运动轨迹为指向所述机匣零件的轴心的直线,在形成相邻的焊缝时,焊机的运行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每条焊缝宽度为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焊接参数为:焊接电流为50-60A,焊接速度为42mm/min。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同轴设置的支撑环、撑紧环、驱动盘和压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驱动盘通过中心轴位置的导向销可旋转连接,所述驱动盘与所述撑紧环螺纹连接,所述压环与所述支撑环连接,所述支撑环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对应的型面,所述支撑环内设置有环形的水槽,所述支撑环外壁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水槽连通的一个进水接头和一个出水接头,所述撑紧环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以及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表面对应的型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包括通过连杆连接的螺纹盘和操作盘,所述支撑环与所述螺纹盘和所述操作盘均通过中心轴位置的导向销可旋转连接,所述螺纹盘与所述撑紧环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由底盘和顶环焊接制成,所述顶环设置有用于形成所述水槽的环形槽,所述顶环侧壁设置有与环形槽连通的进水孔和出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环由黄铜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0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