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对称性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1158.4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贾利宾;胡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08;H01B7/02;H01B7/00 |
代理公司: | 44371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线 绝缘层 传输线 地线 内芯 高速率数据 包覆 绝缘层外壁 地线位置 内包覆层 平行对称 完全包覆 一体挤出 接地 数据线 拉出 嵌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对称性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包括传输线对,所述传输线对包括内芯及包覆于内芯之外的内包覆层,所述内芯包括传导线、地线及第一绝缘层,所述传导线数量为两根,所述地线数量为两根,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所述传导线和地线并且一体挤出而成;所述两根传导线平行对称排列于第一绝缘层内部,并且完全包覆在第一绝缘层内部;所述两根地线分布在传导线两侧,并且部分嵌入第一绝缘层外壁之内。本发明高对称性高速率数据传输线的传导线和地线位置固定、对称性高,能极大地提升Scd21性能和数据线速率,同时地线易拉出、组件接地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电线线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对称性高速率数据传输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中,新的服务和应用层出不穷,移动数据流量随之暴涨,因此今后势必要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频率,这其中传输介质-传输线的性能便成为了一大关键因素。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的技术,差分传输在两根导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在这两根线上的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传输差分信号的两根导线要求位置固定、对称性高。
然而,目前已有的高速率传输线(包括SAS、SFP、QSFP等)采用的都是由相互独立的绝缘芯线和地线集合包覆屏蔽包带的结构,由于包覆工艺的限制,这种结构的传输导线位置不够固定、对称性能较差,导致高频传输性能中最关键的Scd21不稳定,其适用传输频率已逐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传输扩频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对称性高速率数据传输线,该数据传输线的传导线和地线位置固定、对称性高,能极大地提升Scd21性能和数据线速率,同时地线易拉出、组件接地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对称性高速率数据传输线,包括传输线对,所述传输线对包括内芯及包覆于内芯之外的内包覆层,所述内芯包括传导线、地线及第一绝缘层,所述传导线数量为两根,所述地线数量为两根,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所述传导线和地线并且一体挤出而成;所述两根传导线平行对称排列于第一绝缘层内部,并且完全包覆在第一绝缘层内部;所述两根地线分布在传导线两侧,并且部分嵌入第一绝缘层外壁之内。
优选地,所述两根地线相互对称,两根地线的至少一半嵌入第一绝缘层外壁之内,余下部分嵌入内包覆层之内。
优选地,所述内包覆层为金属屏蔽层或者内护套层或者由金属屏蔽层和内护套层组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传导线为单根或多股的金属线,所述金属线为镀银铜、镀锡铜、裸铜、镀银铜包钢、镀银铜包铝导体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传导线包括金属线及第二绝缘层,所述金属线为单根或多股的金属线,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于金属线之外,所述金属线为镀银铜、镀锡铜、裸铜、镀银铜包钢、镀银铜包铝导体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地线为单根或多股的金属线,所述金属线为镀银铜、镀锡铜、裸铜、镀银铜包钢、镀银铜包铝导体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或者跑道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为聚乙烯绝缘层、发泡聚乙烯绝缘层、聚丙烯绝缘层、发泡聚丙烯绝缘层、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绝缘层、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发泡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传输线对之外包覆有外包覆层,所述外包覆层为外金属屏蔽层或者外护套层或者由外金属屏蔽层和外护套层组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传输线对的数量为一对、两对或者八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1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