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通量微液滴生成的三维微流控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1393.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4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韦学勇;金少搏;余子夷;秦咸明;任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量 微液滴 生成 三维 微流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高通量微液滴生成的三维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层PDMS流道(400)、中层PDMS流道(500)和上层PDMS流道(600)键合形成的封闭式流道结构,封闭式流道结构设有分散相入口接头(100)、连续相入口接头(300)和收集出口接头(200);
所述的底层PDMS流道(400)包括两组T型微液滴生成流道阵列,其中第一组T型微液滴生成流道阵列包括第一分散相流道(402)、第一连续相流道(401)、第二连续相流道(405)和第二分散相流道(406),第一分散相流道(402)的入口端与第二分散相流道(406)入口端交汇后与第一分散相入口(407)连接,第一分散相流道(402)的出口端与第一连续相流道(401)的中部连通,第一连续相流道(401)的入口端与第二连续相流道(405)的入口端交汇后与第一连续相入口(414)连接,第一连续相流道(401)的出口端与第一输送出口(403)连接;第二分散相流道(406)出口端与第二连续相流道(405)的中部连通,第二连续相流道(405)的出口端与第二输送出口(404)连接;
第二组T型微液滴生成流道阵列包括第三分散相流道(408)、第三连续相流道(410)、第四分散相流道(412)和第四连续相流道(413),第三分散相流道(408)的入口端与第四分散相流道(412)入口端交汇后与第一分散相入口(407)连接,第三分散相流道(408)的出口端与第三连续相流道(410)的中部连通,第三连续相流道(410)的入口端与第四连续相流道(413)的入口端交汇后与第一连续相入口(414)连接,第三连续相流道(410)的出口端与第三输送出口(409)连接;第四分散相流道(412)的出口端与第四连续相流道(413)的中部连通,第四连续相流道(413)的出口端与第四输送出口(4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通量微液滴生成的三维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层PDMS流道(500)包括两组T型微液滴生成流道阵列,其中第一组T型微液滴生成流道阵列包括第五分散相流道(503)、第五连续相流道(502)、第六连续相流道(501)和第六分散相流道(507),第五分散相流道(503)的入口端与第五分散相流道(507)入口端交汇后与第二分散相入口(508)连接,第五分散相流道(503)的出口端与第五连续相流道(502)的中部连通,第五连续相流道(502)的入口端与第六连续相流道(501)的入口端交汇后与第二连续相入口(516)连接,第五连续相流道(502)的出口端与第五输送出口(504)连接;第六分散相流道(507)的出口端与第六连续相流道(501)的中部连通,第六连续相流道(501)的出口端与第六输送出口(507)连接,第五输送出口(504)与第六输送出口(506)经流道在第七输送出口(505)处汇合;
第二组T型微液滴生成流道阵列包括第七分散相流道(509)、第七连续相流道(515)、第八连续相流道(514)和第八分散相流道(513),第七分散相流道(509)的入口端与第八分散相流道(513)入口端交汇后与第二分散相入口(508)连接,第七分散相流道(509)的出口端与第七连续相流道(515)的中部连通,第七连续相流道(515)的入口端与第八连续相流道(514)的入口端交汇后与第二连续相入口(516)连接,第七连续相流道(515)的出口端与第八输送出口(510)连接;第八分散相流道(513)的出口端与第八连续相流道(514)的中部连通,第八连续相流道(514)的出口端与第九输送出口(512)连接,第八输送出口(510)与第九输送出口(512)经流道在第十输送出口(511)处汇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通量微液滴生成的三维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PDMS流道(600)包括第三分散相入口(604)、第三连续相入口(601)和微液滴收集口(605),第三分散相入口(604)连接分散相入口接头(100),第三连续相入口(601)连接连续相入口接头(300);微液滴收集口(605)的入口端通过第一输送流道(602)、第二输送流道(607)与第十一输送出口(603)、第十二输送出口(606)的出口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3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流控芯片
- 下一篇:一种多级滴漏式原液供给机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