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砂预制混凝土管桩及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1978.3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源;陈天富;方为峰;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宝丰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E02D5/58;E02D5/3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吕晨熠 |
地址: | 3501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预制 混凝土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砂预制混凝土管桩及制作工艺,混凝土管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300~600份、粉煤灰120~180份、煤矸石1000~1100份、人工砂850~900份和减水剂10~20份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300~600份、粉煤灰120~180份、煤矸石1000~1100份、人工砂850~900份和减水剂10~20份,混凝土管桩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准备;S2,原料的粉碎混合;S3,模具的准备;S4,管桩成型。本发明原材料获取便捷,工艺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利用煤灰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和增大密封度,配合减水剂,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减水作用,同时本发明中利用人工砂代替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天然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管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砂预制混凝土管桩及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气息的日渐浓厚,人们对于管桩的运用日渐广泛。最常见的是在建筑码头、楼房、公路设施和工业产房等的应用,究其根源,是管桩自身的一些特性因素,管桩的产品结构较为合理、规格品种齐全,可以在不同行业有效运用,得到了很多使用者的青睐和一致好评。管桩混凝土的强度也很高,具有稳定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可靠,不易发生弯曲,并且能很好的穿透密实的砂层。
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天然砂作为原料之一来制备混凝土,但由于我国砂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的天然砂资源并不丰富,如云南、四川、贵州等省,而长江沿线各省建筑用砂中江砂占了不小的比例,现在长江限制采砂,使得砂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人工砂预制混凝土管桩及制作工艺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人工砂预制混凝土管桩及制作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砂预制混凝土管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300~600份、粉煤灰120~180份、煤矸石1000~1100份、人工砂850~900份和减水剂10~2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500份、粉煤灰160份、煤矸石1070份、人工砂880份和减水剂17份。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
优选的,所述煤矸石的粒径为8~20mm的连续粒级煤矸石,含泥量低于 0.5%。
优选的,所述人工砂的细度模数为2.5~3.0,含泥量≤1.0%
一种人工砂预制混凝土管桩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准备:根据比例称取水泥、粉煤灰、煤矸石、人工砂和减水剂的重量;
S2,原料的粉碎混合:向搅拌机中添加适量的水,然后将S1中称取的原料依次添加到搅拌机中,直至原料混合均匀;
S3,模具的准备:固定好模具后,在模具的内表面涂覆一层脱模剂,然后将钢筋笼骨架放入模具内;
S4,管桩成型:将S2中混合好的原料喂到模具中,并人工捣实,利用钢筋张拉装置对钢筋进行拉伸,随后进行离心成型,倒出余浆即可得到成型的混凝土管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原材料获取便捷,工艺简单,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人工砂的获取便捷,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利用煤灰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和增大密封度,同时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配合减水剂,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减水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宝丰管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宝丰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1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散热辅助电路和数据处理芯片
- 下一篇:一种车用油泵电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