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菊花采摘专用手套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3111.1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0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明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A41D19/00;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87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菊花 采摘 专用 手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菊花采摘专用手套,其由防护手套和采摘头组成,防护手套有防护功能的同时应具备质地薄有微弹性,C状圆缺形采摘头的半圆管壁固定在防护手套食指和中指相邻的食指侧边,半圆管壁上侧边连接的金属质采摘齿。本发明使用时,将野菊花采摘专用手套套带在右手上,用大拇将簇生的野菊花枝条压至食指上依次排列的金属质采摘齿内后向怀内方向侧拉即可,这个过程中,食指对C状圆缺形采摘头金属质圆缺形半圆管壁拉的过程中使用的是一种横向力,所以,拉的过程中野菊花采摘专用手套脱落的可能基本没有。另外,防护手套也有效保护我们手指不被杂草划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菊花采摘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野菊花采摘专用手套。
背景技术
野生菊花我们国家分布非常广泛,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野菊花有簇生的特性,其花朵多而碎小,传统的野生菊花采摘方式还停留在手工揪的方式上,采野菊花的农民朋友们往往大半天采下来,只能采到几斤到十几斤的鲜菊花,只能卖到十几二十几元的人民币,所以说传统的野生菊花采摘方式效率非常低下。专利号ZL201721405829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菊花采摘夹,其通过弹性带将采摘夹板连接在手指上,在实际采摘过程中,其采摘效率有所提高的同时,由于其是通过弹性带将采摘夹板连接在手指上的,且采摘过程中,在采摘齿夹持到野菊花朵时需后拉才能将野菊花朵拉掉这个过程中拉力的方向是和手指的方向一致的,而其采摘夹板是通过弹性带套带在手指上的,所以,其在使用过程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暴露出来:弹性带调紧了,非常勒手;弹性带调稍微松一点,其在后拉的过程中较容易从手指上松动滑落。另外,由于野菊花基本都是纯野生的,野菊花丛中往往夹杂生长有叶边缘带齿的杂草,一不留神,划破手指也是采野菊花常常发生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保护手指不被划破且轻巧灵便不易脱落的野菊花采摘专用手套。野菊花采摘专用手套,其由防护手套和采摘头组成。
所述防护手套,其和现有技术中防护手套结构相同,其有防护功能的同时应具备质地薄有微弹性。
所述采摘头,其为C状圆缺形采摘头,采摘头由金属质圆缺形半圆管壁和半圆管壁上侧侧边依次连接的金属质采摘齿组成,半圆管壁长度微短于食指(二拇指)长度,半圆管壁宽度微宽于食指宽度(食指粗细),半圆管壁体两侧及中间预留有紧固孔;半圆管壁上侧侧边依次连接的金属质采摘齿间距微小于野菊花花朵直径;半圆管壁通过胶粘或紧固孔缝制的方法固定在防护手套食指和中指相邻的食指侧边,半圆管壁上侧侧边依次连接的金属质采摘齿竖立在防护手套手掌心那一侧。
所述采摘头,其为n状圆缺形采摘头,采摘头由金属质圆缺形半圆管壁和半圆管壁前端连接的过渡板组成,过渡板前侧侧边依次连接的金属质采摘齿,n状半圆管壁和半圆管壁前端连接的过渡板总长度短于中指前侧第一、二指关节长度,n状半圆管壁宽度微宽于中指宽度(中指粗细),n状半圆管壁体两侧及中间预留有紧固孔;n状半圆管壁前端连接的过渡板前侧侧边依次连接的金属质采摘齿间距微小于野菊花花朵直径;n状半圆管壁通过胶粘或紧固孔缝制的方法固定在防护手套中指手掌心那一侧的第一、二指关节处。
所述金属质采摘齿,其齿尖下端四分之一处向内呈鹰嘴式倾斜,使其采摘齿尖齿尖下端四分之一处形成一个齿肩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野菊花采摘专用手套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采摘头1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野菊花采摘专用手套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采摘头2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明,未经王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3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体素的复杂形态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仿生软件生成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