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轨减震垫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3216.7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沙金洋;李保华;树士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湖金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L61/06;C08L61/28;C08L91/06;C08L61/24;C08K13/04;C08K7/26;C08K7/14;C08K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仲晖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轨 减震 垫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轨减震垫板,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硅橡胶50‑80份、玻璃棉纤维15‑30份、硅酸铝纤维17‑30份、脲醛树脂胶25‑40份、酚醛树脂胶8‑15份、三聚氰胺树脂胶12‑30份、熔融石蜡20‑30份、聚硅氧烷乳液15‑28份、白炭黑20‑30份、偶联剂KH550 6‑9份、交联剂UN557 5‑8份,本发明同时也用于增加减震、降噪的效果,提高乘客的舒适度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垫板,尤其是一种铁轨减震垫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行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能舒适等优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而为了提高铁路运行的乘客舒适感程度,尤其是振动、噪声等问题,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在新型扣件系统的铁垫板下设计减震垫板,使得可以大大降低铁路运行的震动感和噪音,提高乘客的舒适度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质量性能的铁轨减震垫板,同时也用于增加减震、降噪的效果,提高乘客的舒适度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铁轨减震垫板,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硅橡胶50-80份、玻璃棉纤维15-30份、硅酸铝纤维17-30份、脲醛树脂胶25-40份、酚醛树脂胶8-15份、三聚氰胺树脂胶12-30份、熔融石蜡20-30份、聚硅氧烷乳液15-28份、白炭黑20-30份、偶联剂KH550 6-9份、交联剂UN557 5-8份。
优选的,所述铁轨减震垫板,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硅橡胶50份、玻璃棉纤维15份、硅酸铝纤维17份、脲醛树脂胶25份、酚醛树脂胶8份、三聚氰胺树脂胶12份、熔融石蜡20份、聚硅氧烷乳液15份、白炭黑20份、偶联剂KH550 6份、交联剂UN557 5份。
优选的,所述铁轨减震垫板,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硅橡胶80份、玻璃棉纤维30份、硅酸铝纤维30份、脲醛树脂胶40份、酚醛树脂胶15份、三聚氰胺树脂胶30份、熔融石蜡30份、聚硅氧烷乳液28份、白炭黑30份、偶联剂KH550 9份、交联剂UN557 8份。
优选的,所述铁轨减震垫板,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硅橡胶70份、玻璃棉纤维20份、硅酸铝纤维20份、脲醛树脂胶30份、酚醛树脂胶10份、三聚氰胺树脂胶15份、熔融石蜡25份、聚硅氧烷乳液20份、白炭黑25份、偶联剂KH550 7份、交联剂UN557 7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上述含量的硅橡胶、玻璃棉纤维、硅酸铝纤维的协同效应,使得减震垫板具有更好的减震降噪性能,且在对其混合后,且协同脲醛树脂胶、酚醛树脂胶、三聚氰胺树脂胶的粘合以及增加熔融石蜡、聚硅氧烷乳液的防水效果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该铁轨减震垫板的耐候性能,解决了已有的仅采用硅橡胶作为主体部分的弹性和耐候性能较差的问题,且将上述组分组合混合完成后,经挤出机挤出成型后,即得到该高质量性能的铁轨减震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铁轨减震垫板,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硅橡胶50份、玻璃棉纤维15份、硅酸铝纤维17份、脲醛树脂胶25份、酚醛树脂胶8份、三聚氰胺树脂胶12份、熔融石蜡20份、聚硅氧烷乳液15份、白炭黑20份、偶联剂KH550 6份、交联剂UN557 5份。
将上述组分组合混合完成后,经挤出机挤出成型后,即得到该实施例1的高质量性能的铁轨减震垫板。
实施例2
一种铁轨减震垫板,由以下成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硅橡胶80份、玻璃棉纤维30份、硅酸铝纤维30份、脲醛树脂胶40份、酚醛树脂胶15份、三聚氰胺树脂胶30份、熔融石蜡30份、聚硅氧烷乳液28份、白炭黑30份、偶联剂KH550 9份、交联剂UN557 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湖金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建湖金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3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锶-90自动放化分离装置
- 下一篇:样本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