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局部增强塑料备胎仓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4099.6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4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龙;刘帅;魏强;王建飞;刘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B62D43/00;B29K23/00;B29K20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10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局部 增强塑料 备胎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纤维局部增强塑料备胎仓,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步骤制成的:
(一)材料选择:
模压材料选用厚0.6mm、玻纤含量为69%、各向异性4:1的聚丙烯基材连续纤维板及厚1.0mm、各向异性4:1的聚丙烯基材连续纤维板;注塑材料为玻纤增强聚丙烯,玻纤含量50%;
(二)、设计规范:
(1).连续纤维板角部采用圆角,便于模压成型;
(2).连续纤维板凸凹台高度与拔模角度需成正比,便于模压成型;
(3).连续纤维板部分与注塑材料部分需有结合有效长度,增加结合力;
(4).安装结构需要注塑材料聚丙烯注塑完成,满足安装厚度;
(5).加强筋起到性能增强及引胶作用;
(三)、有限元分析指导设计及分析结果:
(1).通过应用成型分析软件,完成连续纤维板模压成型的分析,经过分析对连续纤维板成型中的R角、拔模、翻边高度、凹凸台高度进行优化;
(2).通过应用性能分析软件,完成产品性能分析,经过分析对注塑材料聚丙烯注塑部分的料厚、加强筋数量、加强筋位置进行优化,经过分析对连续纤维板部分的薄弱处增强结构验证;
(四)、生产过程
(1). 连续纤维板热压成型:设置加热炉温度220℃,加热时间120s,同时将两片连续纤维板分别放置于炉内加热,两片连续纤维板的规格分别为1300mm×300mm×0.6mm、960mm×440mm×1.0mm,设置压机参数,压力120T,保压时间30s,待材料加热完毕后,将两块片材按十字交叉方式放置于热压模具中进行热压;
(2). 连续纤维板水切:将热压好的连续纤维板放置于水切胎具上,对连续纤维板进行切边、切孔;
(3).预埋注塑:将切割好的连续板放入注塑模具中,调节注塑参数,设置注塑压力1000T,保压时间10s,冷却时间40s,注塑完成后,将产品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局部增强塑料备胎仓,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1)中,连续纤维板圆角最小不得小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局部增强塑料备胎仓,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3)中,连续纤维板部分与注塑材料部分需有不小于5mm结合有效长度。
4.一种纤维局部增强塑料备胎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一)材料选择:
模压材料选用厚0.6mm、玻纤含量为69%、各向异性4:1的聚丙烯基材连续纤维板及厚1.0mm、各向异性4:1的聚丙烯基材连续纤维板;注塑材料为玻纤增强聚丙烯,玻纤含量50%;
(二)、设计规范:
(1).连续纤维板角部采用圆角,便于模压成型;
(2).连续纤维板凸凹台高度与拔模角度需成正比,便于模压成型;
(3).连续纤维板部分与注塑材料部分需有结合有效长度,增加结合力;
(4).安装结构需要注塑材料聚丙烯注塑完成,满足安装厚度;
(5).加强筋起到性能增强及引胶作用;
(三)、有限元分析指导设计及分析结果:
(1).通过应用成型分析软件,完成连续纤维板模压成型的分析,经过分析对连续纤维板成型中的R角、拔模、翻边高度、凹凸台高度进行优化;
(2).通过应用性能分析软件,完成产品性能分析,经过分析对注塑材料聚丙烯注塑部分的料厚、加强筋数量、加强筋位置进行优化,经过分析对连续纤维板部分的薄弱处增强结构验证;
(四)、生产过程
(1). 连续纤维板热压成型:设置加热炉温度220℃,加热时间120s,同时将两片连续纤维板分别放置于炉内加热,两片连续纤维板的规格分别为1300mm×300mm×0.6mm、960mm×440mm×1.0mm;
设置压机参数,压力120T,保压时间30s,待材料加热完毕后,将两块片材按十字交叉方式放置于热压模具中进行热压;
(2). 连续纤维板水切:将热压好的连续纤维板放置于水切胎具上,对连续纤维板进行切边、切孔;
(3).预埋注塑:将切割好的连续板放入注塑模具中,调节注塑参数,设置注塑压力1000T,保压时间10s,冷却时间40s,注塑完成后,将产品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40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品展示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全自动钢轨剪断机及其剪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