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长度计算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4312.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岸明;何为;张天天;马润泽;丁华泽;魏智;胡育昱;赵鲁阳;屈秉男;路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583 | 分类号: | G06F16/583;G06K9/62;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长度 计算方法 装置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辆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201:构建一图片数据集,所述图片数据集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
S202:调用一图片标注工具对所述图片数据集中的图片进行标注,得到对应的标注结果,将该标注结果与该图片分别存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中,从而构建出标注数据集;
S203:建立YOLO模型,根据所述标注数据集的格式更改该YOLO模型的参数,随后利用所述YOLO模型对所述训练集及其标注数据集进行训练,获得适用于当前应用环境的初始权重文件;
S204:依据网络上的车辆信息以及当前应用环境的车辆类型构建车长信息表;
S205:调用所述步骤S203中的初始权重文件,利用所述YOLO模型对所述测试集及其标注数据集进行车辆类型的识别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的准确率调整网络超参数,最终得到最优解,保存对应的测试权重文件;
S206:调用所述步骤S205中的测试权重文件,利用所述YOLO模型对待测照片进行车辆类型的识别,并将识别的结果与所述步骤S204中的车长信息表进行匹配,获取车辆的长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1包括:
S2011:获取当前应用环境的现场图片作为数据集主体;
S2012:从网络上获取与所述现场图片相近的图片作为所述数据集的补充;
S2013:将所述图片数据集的所有图片按照预设比例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长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3包括:
S2031:获取所述标注数据集的格式;
S2032:将所述标注数据集的格式传送给一GPU服务器,所述GPU服务器更改YOLO模型的参数使之与所述标注数据集的格式相适应,并对所述训练集及其标注数据集进行训练;
S2033:获取适用于当前应用环境的权重文件。
4.一种车辆长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集构建模块,设置为构建一图片数据集,并将其所述图片数据集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
标注模块,设置为调用一图片标注工具对所述图片数据集中的图片进行标注,得到对应的标注结果,将该标注结果与该图片分别存放到不同的文件夹中,从而构建出标注数据集;
训练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标注数据集的格式,更改YOLO模型参数使之与所述标注数据集格式相适应,利用所述YOLO模型对所述标注数据集进行训练,训练结束之后,获得适用于当前应用环境的权重文件;
车长信息构建模块,设置为依据网络上的车辆信息以及当前应用环境的车辆类型构建车长信息表;
预处理模块,设置为调用所述步骤S203中的初始权重文件,利用所述YOLO模型对所述测试集及其标注数据集进行车辆类型的识别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的准确率调整网络超参数,最终得到最优解,保存对应的测试权重文件;和
匹配模块,设置为调用所述测试权重文件,利用所述YOLO模型对待测照片进行车辆类型的识别,并将识别的结果与所述车长信息表进行匹配,获取车辆的长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长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集构建模块包括:
数据集主体单元,设置为获取当前应用环境的现场图片作为数据集主体;
数据集补充单元,设置为从网络上获取与所述现场图片相近的图片作为所述数据集的补充;和
数据集划分单元,设置为将所述图片数据集的所有图片按照预设比例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长度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模块包括:
标注格式获取单元,设置为获取所述标注数据集的格式;
训练单元,设置为将所述标注数据集的格式传送给一GPU服务器,所述GPU服务器更改YOLO模型的参数使之与所述标注数据集的格式相适应,并对所述训练集及其标注数据集进行训练;和
权重文件获取单元,设置为获取适用于当前应用环境的权重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43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心负压终末端压力消失报警器
- 下一篇:电缆收放及起重一体组合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