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LEC5A基因的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4842.8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飞;陈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A61K31/708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lec5a 基因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CLEC5A基因在制备用于癌症的诊断试剂盒和靶向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TCGA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CLEC5A mRNA水平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随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CLEC5A蛋白水平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CLEC5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且CLEC5A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另外本发明特异性设计的shRNA序列可以高效抑制CLEC5A表达。通过特异性shRNA序列干扰CLEC5A表达,AGS和HGC27细胞的增值、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可见CLEC5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制备新型诊断试剂盒和针对高CLEC5A表达的癌症制备新型靶向治疗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癌症精准医疗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CLEC5A基因的新用途,尤其是CLEC5A基因在制备胃癌及其他癌症的诊疗试剂盒、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胃癌(Gastric cancer)是一种发病率高、侵袭性强、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根据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胃癌发病率排名第四,死亡率排名第三。胃癌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可向下侵袭胃壁全层并可发生在胃的各个部位。癌症细胞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时称早期胃癌。在早期对胃癌进行干预治疗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而晚期胃癌的治愈率不足5%。故提高胃癌的治疗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但由于早期症状隐蔽,全球胃癌早期发现率不足10%。所以胃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研究的关键。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新辅助化疗,化疗和放疗。近些年出现的靶向治疗为胃癌的治疗带来了福音,不但可以早期发现体内肿瘤而且可以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因此在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目前应加大力度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努力寻找新的胃癌标志物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5成员A(C-Type Lectin Domain Containing 5A,CLEC5A)又称髓系DAP 12-结合凝集素,位于7p34,全长含有188个氨基酸,是一种脾脏酪氨酸激酶(Syk)偶联受体大量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LEC5A属于C型凝集素结构域/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家族,该家族成员都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碳水化合物识别结构域,在Ca2+的参与下可以识别碳水化合物配体。Chen ST发现CLEC5A可以特异性识别登革热病毒,被激活的CLEC5A可以使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包括TNF,IL-6,CXCL-8和IP-10。除了促炎作用,在髓系细胞中,登革热病毒激活的CLEC5A通过释放NO和TNF-α可以产生致死性的影响。在癌症的发生过程细胞因子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有时是决定性作用。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CLEC5A在肿瘤领域也发挥一定的作用,CLEC5A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且有助于肿瘤的生成和转移。我们通过数据库预测到了CLEC5A与胃癌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这一预测结果提示了CLEC5A可能在胃癌的产生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具体机制仍需要有效的实验加以证实。因此,CLEC5A在胃癌中的具体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需要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LEC5A基因在制备用于治疗胃癌及其他癌症药物中的应用,满足精准医疗的要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胃癌及其他癌症诊断或预后判断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CLEC5A基因(基因编号,Entrez ID:23601)在制备用于CLEC5A表达异常的癌症的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
所述的癌症为胃癌。
CLEC5A基因在制备用于CLEC5A表达异常的癌症的预后判断试剂盒中的应用。
所述的癌症为胃癌。
CLEC5A基因在制备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4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