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DSBR的海战无源干扰计算及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5070.X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骆颖;郭立新;左炎春;刘伟;杨程莉;李春咏;刘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8 | 分类号: | G01S7/38;G01S7/41;G06F3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肖志娟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dsbr 海战 无源 干扰 计算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TDSBR的海战无源干扰计算及评估方法,对干扰物、目标及粗糙海面的面元进行遮挡判断,存储雷达导引头照射范围内被照亮的面元;记录和存储雷达信号传播路径中射线经干扰物和目标散射直至离开物体表面所到达的面元序号,同时记录信号传播路径上在海面、目标以及干扰物之间互相散射所到达的面元序号;对雷达时域脉冲入射情况下的散射电场求解,得到时域雷达回波,并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的散射结果;依据散射特性计算所得结果对实际舰船海面背景下的干扰物进行干扰效果评估。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具有复杂结构的干扰物、目标以及粗糙海面的时域、频域复合散射特性高效计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DSBR的海战无源干扰计算及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现代海战日趋复杂化,而雷达探测是海面舰艇信息的主要获取手段,角反射器作为对抗雷达探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无源干扰装备,因其特殊的几何结构从而使入射波在其上发生多次反射,具有较大的雷达散射截面的优势,并且具有价格低廉、频带宽、使用方便且干扰时间久等特点,在战争防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海军战术应用中,因为敌方雷达探测目标的数量是有限的,为保护舰船等可能被攻击的重要目标,角反射器作为拖曳式诱饵以单个或者阵列仿形的形式,在舰艇后使用绳索进行拖曳,将反舰导弹引向自身,进行欺骗干扰,可以大大减少舰船被攻击的概率。
现阶段对角反射器的散射特性获取大多限于商业软件的建模仿真计算(时域或频域),仿真软件中的数值算法(矩量法)计算结果精细,但计算效率较低,不适合用于较大尺寸以及角反射器与海面的复合散射计算;普通的频域弹跳射线法可以通过扫频、扫角等方式计算无源干扰物、目标和海面的复合散射RCS随频率及角度的变化,但缺少对动态时域雷达回波计算和获取的能力,在实际的海战背景下雷达均工作在时域模式之下,因此时域回波的有效仿真对于干扰效能的量化表征有着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无源干扰物(角反射器)、目标(舰船)、海面的复合散射计算技术存在以下显著的不足之处:基于数值算法的雷达散射截面结果虽然精确,但由于要考虑实际中的无源干扰物(角反射器)、目标(舰船)及海面的体积较大,数值算法的计算效率远远无法达到要求。其次,基于频域弹跳射线法的散射计算要获得RCS的频域变化结果需要进行扫频,致使计算时间较长,并且其所获得的计算结果不够全面,无法真实模拟雷达时域回波,对于在海战环境中的干扰效果评估带来阻碍。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无源干扰物(角反射器)、目标(舰船)、海面的复合散射计算技术存在数值算法的计算效率远远无法达到要求;计算时间较长;获得计算结果不够全面,无法真实模拟雷达时域回波,对于在海战环境中的干扰效果评估带来阻碍。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有以下技术难点:如何对具有复杂结构导体目标、干扰物、海面的时域复合散射进行高效计算;如何利用时域回波结果进行干扰效能评估是主要的技术难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实现粗糙海面背景下的干扰物(角反射器)、目标(舰船)的复合电磁散射计算,可以利于对战场环境中干扰物(角反射器)的干扰效果进行评估,为干扰物的设计和使用提供数据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DSBR的海战无源干扰计算及评估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TDSBR的海战无源干扰计算及评估方法,所述基于TDSBR的海战无源干扰计算及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依据常用的海面干扰物、目标、粗糙海面模型,建立符合实际场景的干扰物、目标、海面一体化模型,并逐一对面元进行编号和存储;
第二步,对干扰物、目标及粗糙海面的面元进行遮挡判断,存储雷达导引头照射范围内的被照亮的面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50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加密实现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轴类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