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区域选择性脱氧硫代反应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5383.5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珊珊;周鲜颖;赵晨;杨恒;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61114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杂吲哚 氮氧化物 耐压管 溶剂 脱氧 医药化工领域 硫化物 氧化剂 磁力搅拌器 硫醚化反应 区域选择性 二硫化物 硫代反应 溶剂用量 室温条件 有机合成 碘催化 反应物 分子碘 高毒性 硫醚化 摩尔比 有机相 磁子 底物 萃取 催化剂 去除 冷却 测量 封闭 合并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碘催化的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区域选择性脱氧的硫代反应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高毒性、低效、适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以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类作为底物和内部氧化剂,以二硫化物类作为硫醚化试剂,以摩尔比为1:(0.5~2)的条件下,加入分子碘做催化剂于溶剂中进行脱氧硫醚化反应,溶剂用量2~10mL,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的摩尔浓度为0.1~0.5mol/L;将测量好的反应物依次加入装有磁子的耐压管中,封闭耐压管,室温条件下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在0.1MPa、80~120℃下反应12~36h,冷却至室温,萃取数次,合并有机相,去除溶剂,纯化,得到7‑氮杂吲哚硫化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和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碘催化的7-氮杂吲哚-氮氧化物区域选择性脱氧的硫代反应方法。
背景技术
7-氮杂吲哚类化合物作为吲哚类化合物的生物异构体,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化工领域。一些含有7-氮杂吲哚的药物,如vemurafenib(ZelborafTM)、Venetoclax和GSK1070916(C.K.E.F.Gosselin,et.al.Organic Process Research&Development,2017,21,664;P.G.K.A.P.Das,et.al.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7,53,9446)正处于临床开发的不同阶段,其相应的硫化物和硒化物分别被确定为5-HT6受体激动剂(X.Z.-L.Y.N.X.-Y.Y.-H.Y.-Z.L.-M.Y.-F.Li,et.al.Neuropharmacology,2018,138,1)、MKK4激酶抑制剂(W.S.R.P.B.Praefke,et.al.PCT Int.Appl.2018,WO2018134254A1,20180726)、5BRD4抑制剂(J.J.K.P.N.J.P.S.W.G.J.Wu,et.al.PCT Int.Appl.2014,WO 2014145051A1,20140918.)。因此,硫代7-氮杂吲哚及其衍生物是当今研究的热门话题。
吲哚环的直接硫化反应包括两种较为典型的合成途径:一种是过渡金属催化的C-H金属硫代酰化反应(T.K.A.I.Deb,et.al.Advanced Synthesis&Catalysis,2018,360,2291;K.S.Y.N.Sakai,et.al.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9,7,1588;J.C.S.Y.W.H.Jiang,et.al.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6,81,7771;Z.Y-C.W-Z.T.S-Z.X.L-H.Zou,et.al.A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6,5,625;X.F.X.X.C.S.Zhou,et.al.New Journal Chemistry,2017,41,13175);另一种是通过苯环的亲电反应在原位生成硫化物(F.-L.S.-K.Tian,et.al.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13,52,4929;J.P.Y.Girard,et.al.Synthesis-Stuttgart,1988,480;V.S.Kumar,et.al.Green Chemistry,2019,21,2670;X.Y.Z.Q.F.Yang,et.al.Green Chemistry,2018,20,3727)。这些传统的合成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反应装置特殊、需要加入外部氧化剂、使用到过量有毒的有机溶剂等。
综上所述,在以往的报道中,C(sp2)-H键裂解直接硫代反应包括铜催化法、碱促进亲电芳香族硫化反应、碘、双功能催化剂、光催化剂和电化学工艺。这些方法存在如下缺点:需要特殊的反应装置、外部氧化剂和超化学计量或有毒的有机溶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5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