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5543.6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1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孟芳;安世恒;刘少凯;刘晓光;魏纪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22 | 分类号: | A01N43/22;A01N43/713;A01P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冉珊敏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药物 增效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的毒理活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及其使用方法。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所述增效剂为环孢素A。所述药物为多杀菌素。所述黏虫为2龄幼虫。利用药物增效剂防治黏虫的方法,步骤为:将一定浓度的多杀菌素与环孢素A混合,然后与黏虫的人工饲料再混合后饲喂。本发明中的环孢素A对多杀菌素防治黏虫的增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多杀菌素防治黏虫的增效剂使用,以提高农业害虫多杀菌素的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的毒理活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黏虫(
目前,对黏虫的防治主要采用的是化学防治。多杀菌素是一种结构非常新颖和独特且不同于一般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化合物, 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杀虫机理。多杀菌素对昆虫存在快速触杀和摄食毒性,它具有神经毒剂特有的中毒症状,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增加其自发活性,导致非功能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死亡。它由放线菌刺糖多孢菌发酵产生的抗生素杀虫剂,具有低毒、低残留、对昆虫天敌安全、自然分解快的特点。生产实践中多杀菌素对黏虫的防治效果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所以为实现玉米黏虫的绿色无公害、高效防治,找到一种增效剂一方面可以因此提高多杀菌素对黏虫的防治效果,此外还可以实现玉米安全低残留生产。
目前对多杀菌素防治黏虫增效剂的使用,多采用多种农药的复配,例如与毒死蜱的混用,由于这些神经性毒剂不能排除相同或类似作用机制的潜在风险,所以交互抗性很容易产生,而且也不能避免对环境和作物的残留污染,目前还没有发现和应用绿色的增强多杀菌素活性的增效剂。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多杀菌素的增效剂,就可以提高多杀菌素治理黏虫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缺少多杀菌素防治黏虫增效剂问题,本发明利用多杀菌素与环孢素A混合配比使用,通过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比较,评价多杀菌素的增效情况,确定环孢素A的增效剂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治黏虫的药物增效剂,所述增效剂为环孢素A。
所述药物为多杀菌素。
所述黏虫为2龄幼虫。
利用药物增效剂防治黏虫的方法,步骤为:将一定浓度的多杀菌素与环孢素A混合,然后与黏虫的人工饲料再混合后投饲喂。
所述多杀菌素的终浓度为0.5 mg/L,环孢素A的终浓度为50-100 μ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发明人利用临床上主要用于人肝、肾以及心脏移植的抗排异反应,以及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同用,治疗免疫性疾病的药物环孢素A,与多杀菌素结合增效多杀菌素杀菌的作用,本发明中的环孢素A对多杀菌素防治黏虫的增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多杀菌素防治黏虫的增效剂使用,以提高农业害虫多杀菌素的防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5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