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5695.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8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平木健太;高萩敦子;山下力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105 | 分类号: | H01M50/105;H01M50/178;H01M50/188;H01M50/121;H01G11/80;B32B27/06;B32B27/32;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邸万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端子 用粘接性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包装材料和金属端子的密合性高、而且耐电解液性也优异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一种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存在于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和封装上述电池元件的包装材料之间,上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由具备至少1层聚丙烯层和至少1层酸改性聚丙烯层的叠层体构成,上述酸改性聚丙烯层构成上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至少一个面侧的表层,利用电子显微镜照片观察上述聚丙烯层的剖面时观察到海岛结构,在上述聚丙烯层的海岛结构中,岛部分的面积比例为10%以上50%以下,以上述酸改性聚丙烯层的合计厚度为1时,上述聚丙烯层的合计厚度在0.7以上3.5以下的范围内。
本案是申请日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和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已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电池,但在所有电池中,用于封装电极、电解质等电池元件的包装材料是不可缺少的部件。目前,作为电池用包装体,大多使用金属制包装材料,但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个人电脑、照相机、移动电话等的高性能化,对于电池,要求具有各式各样形状,并且要求薄型化和轻量化。然而,目前大多使用的金属制包装材料难以应付形状的多样化,而且具有轻量化也有界限的缺点。
于是,近年来,作为容易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且能够实现薄型化、轻量化的包装材料,提出了依次叠层有基材层/粘接层/阻隔层/热熔合性树脂层的膜状的叠层体。使用这样的膜状包装材料时,在使位于包装材料最内层的热熔合性树脂层彼此相对的状态下,将包装材料的边缘部通过热封进行热熔合,由此利用包装材料封装电池元件。
金属端子从包装材料的热封部分突出,由包装材料封装的电池元件通过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与外部电连接。即,包装材料被热封的部分中,金属端子所存在的部分以热熔合性树脂层夹持金属端子的状态热封。金属端子与热熔合性树脂层彼此由不同种材料构成,因此在金属端子与热熔合性树脂层的界面,密合性容易降低。
因此,在金属端子与热熔合性树脂层之间,有时为了提高它们的密合性等,配置粘接性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9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这样的粘接性膜,不仅要求与包装材料和金属端子具有高密合性,还要求对于由包装材料封装的电解液具有优异的耐性。
在这样的状况下,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包装材料和金属端子的密合性高、而且耐电解液性也优异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该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电池。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如下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与包装材料和金属端子的密合性高,而且耐电解液性也优异,该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存在于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和封装电池元件的包装材料之间,其中,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由具备至少1层聚丙烯层和至少1层酸改性聚丙烯层的叠层体构成,上述酸改性聚丙烯层构成上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至少一个面侧的表层,利用电子显微镜照片观察上述聚丙烯层的剖面时观察到海岛结构,以酸改性聚丙烯层的合计厚度为1时,聚丙烯层的合计厚度在0.7以上3.5以下的范围内。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进一步反复进行研究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方式的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5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