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负载型N-WO3 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7011.6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1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潮;郭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7/10;B01J3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德强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负载 wo base sub | ||
1.一种柔性负载型N-WO3/Ce2S3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碳纤维织物和负载在碳纤维织物上的纳米N-WO3和纳米Ce2S3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负载型N-WO3/Ce2S3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Na2WO4·2H2O和NaCl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再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1~3,再将混合溶液和碳纤维织物加入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再分离出碳纤维织物进行洗涤、干燥和退火,得到纳米WO3负载的碳纤维织物;
2)将纳米WO3负载的碳纤维织物置于氨气气氛下,进行退火,得到纳米N-WO3负载的碳纤维织物;
3)将Ce(NO3)3、六亚甲基四胺和硫代乙酰胺溶于乙醇溶液得到混合溶液,再加入纳米N-WO3负载的碳纤维织物,充分反应,再分离出碳纤维织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纳米N-WO3和纳米Ce2S3负载的碳纤维织物,即柔性负载型N-WO3/Ce2S3光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Na2WO4·2H2O、NaCl的摩尔比为1:(4.5~5.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Na2WO4·2H2O、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40)mL。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碳纤维织物的大小规格为(2~4)cm×(3~5)c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水热反应在170~190℃下进行,反应时间为20~30h。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退火在400~500℃下进行,退火时间为0.5~1.5h;步骤2)所述退火在300~500℃下进行,退火时间为0.5~1.5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Ce(NO3)3、六亚甲基四胺、硫代乙酰胺的摩尔比为(3~5):(1~3):1。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混合溶液中硫代乙酰胺的浓度为4×10-3~6×10-3mol/L。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反应在70~80℃下进行,反应时间为8~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70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