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冷房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7052.5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2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艺真;马景辉;戴博斌;魏厚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33212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机箱 蓄热 建筑围护结构 复合式 内嵌 蒸发冷却 保温机 喷嘴排 箱内腔 冷房 蓄水池 通风机 蒸发冷却装置 顶部设置 给水管路 回水管路 室外空气 辐射 循环水 湿球 连通 室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冷房系统:包括保温机箱和复合式蓄热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机箱内腔底部作为蓄水池,保温机箱内腔顶部设置有喷嘴排管;所述保温机箱左右两端的上半部分部均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通风机,蓄水池通过位于保温机箱外侧的给水管路与嵌于复合式蓄热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内嵌管的一端相连,喷嘴排管通过位于保温机箱外侧的回水管路与嵌于复合式蓄热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内嵌管的另一端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冷房使用方法,本发明可以通过蒸发冷却装置将通过内嵌管的循环水降低至室外空气的湿球温度,进而达到在夏季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包含复合式蓄热建筑围护结构的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冷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而在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又占有主要比例,约为2/3。因此,采取有效手段降低空调能耗已势在必行。
现阶段,为了降低空调能耗,国内外很多研究学者做了各种研究。在建筑围护结构方面,使用保温夹心复合墙、采用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做外墙、在结构层上贴附保温层等方法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空调系统的选用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分别采用集中式、半集中式、局部式等空调系统增加能源利用率。
虽然上述的研究方案在生活中已有实例,但是实际过程中,这些研究方案存在投资成本高、施工复杂、节能效果不理想等缺点。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冷房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冷房系统:包括保温机箱和复合式蓄热建筑围护结构;
所述保温机箱内腔底部作为蓄水池;
所述保温机箱内腔顶部设置有喷嘴排管;
所述保温机箱左右两端的上半部分部均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通风机;
所述的蓄水池通过位于保温机箱外侧的给水管路与嵌于复合式蓄热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内嵌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喷嘴排管通过位于保温机箱外侧的回水管路与嵌于复合式蓄热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内嵌管的另一端相连。
作为对本发明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房系统的改进:
所述的复合式蓄热建筑围护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砖墙以及细石混凝土层;
所述的细石混凝土层包括相互连接的普通细石混凝土层和具有强化蓄热功能的细石混凝土层;
所述具有强化蓄热功能的细石混凝土层在朝室外的一侧与一定厚度的砖墙相接触;
所述内嵌管为U形;所述内嵌管两端分别位于具有强化蓄热功能的细石混凝土层和普通细石混凝土层中,内嵌管一端与给水管路连接,内嵌管另一端与回水管路连接;
所述具有强化蓄热功能的细石混凝土层为含有金属丝的细石混凝土层或者含有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细石混凝土层。
作为对本发明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房系统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砖墙在朝室外的一侧涂抹外侧抹灰层;
所述的普通细石混凝土层在朝室内的一侧涂抹内侧抹灰层。
作为对本发明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房系统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复合式蓄热建筑围护结构需做好保温措施。
作为对本发明蒸发冷却自降温的辐射房系统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嵌管与细石混凝土的接触处需要排除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70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制冷工业风机
- 下一篇:结合太阳能技术和多级蒸发冷却技术的工业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