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鼓翼式乘用车车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7190.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哲;王一力;李恒超;王一宸;王一非;王一霖;赵相俊;朱昭名;王子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霖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E05F15/603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鼓翼式乘用 车车 | ||
本发明的名称为自动化鼓翼式乘用车车门。属于乘用车车门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提供一种自动化鼓翼式乘用车车门。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车门、悬臂、主微型步进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辅助微型步进电机、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悬臂的一端铰接在乘用车中柱上的第一轴承转轴上,另一端铰接在车门上的第二轴承转轴上;主微型步进电机设置在乘用车中柱上,辅助微型步进电机设置在车门上,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分别与主微型步进电机、辅助微型步进电机连接;第一蜗轮、第二蜗轮固定在悬臂上,并分别与第一蜗杆、第二蜗杆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能稳定有效的传递扭矩和提高乘用车车门的有效空间利用率的特点,主要用于大中微型轿车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乘用车车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乘用车的自动化鼓翼式乘用车车门。其主要采用目前市场流行的单片机80C51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微型步进电机驱动蜗杆涡轮做功于悬臂完成对乘用车车门的开启与关闭的全过程,具有自锁功能,是一种在传统乘用车车门结构上的再创新技术的自动化鼓翼式乘用车车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乘用车车门基本属于铰链式车门,个别车型也有采用自动化剪刀式和鹞式乘用车车门。传统铰链式乘用车车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长时间开关车门容易走形,受开启型式局限产品单一。鹞式乘用车车门,结构布局比较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鼓翼式乘用车车门,具有结构简单、开启关闭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化鼓翼式乘用车车门,包括车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臂、主微型步进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辅助微型步进电机、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其中,所述悬臂的一端铰接在乘用车中柱上的第一轴承转轴上,另一端铰接在车门上的第二轴承转轴上;所述主微型步进电机设置在乘用车中柱上,辅助微型步进电机设置在车门上,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分别与主微型步进电机、辅助微型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蜗轮、第二蜗轮固定在悬臂上,并分别与第一蜗杆、第二蜗杆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齿数设置为开启和关闭的运行起始点和终止点相符合。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车门为乘用车前后一体式车门、前单开门或后单开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蜗轮、第二蜗轮与悬臂焊接成一体。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还包括自锁直流接触器,自锁直流接触器包括,选择其中的任意一款型号,SJD-2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3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5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10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15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20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按需选择。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自锁直流接触器安装在悬臂或乘用车中柱上,与主微型步进电机连接,并控制启动、停止、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还包括采用单片机80C51的可编程控制器。
本发明采用两个微型步进电机驱动蜗杆、蜗轮带动悬臂旋转,用主微型步进电机驱动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带动悬臂上固定的车门绕第一轴承转轴做旋转运动,用辅助微型步进电机驱动第二蜗杆、第二蜗轮带动悬臂上固定的车门绕第二轴承转轴做旋转运动。开门时,车门下部向外向上翻开旋转;关门时,车门下部向下向内翻闭旋转。以适合作悬臂的材料可有效减轻主微型步进电机的工作负荷。用微型步进电机与驱动蜗杆、蜗轮、悬臂旋转部分以及车门和微型步进电机的驱动部分采用蜗杆蜗轮传动,该传动方式能改变运动方向可以方便微型步进电机的驱动,并且该传动方式还可具有自锁功能,能有效的提高乘用车车门的安全性和可减少内部传动机构,能进一步减小微型步进电机的驱动负荷。本发明自动化鼓翼式乘用车车门,采用单片机80C51控制微型步进电机,驱动蜗杆、蜗轮、悬臂自动伸张收缩,来达到控制车门的开启与关闭,并且在微型步进电机驱动蜗杆、蜗轮、悬臂与车门结合的驱动部分可具有自锁功能,以保证乘用车车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霖,未经王一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7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线基板和电子装置
- 下一篇: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