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态化煤气同采系统及其同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7344.9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宝;刘应科;蒋名军;康建宏;高峰;刘春;方飞飞;宋小林;魏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C45/04;E21B43/00;E21F7/00;E21F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态化 煤气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流态化煤气同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力开采部分、井底煤岩处理部分和煤岩输送部分;
所述的水力开采部分包括采煤钻井(28)、瓦斯抽采斜孔(11)、储水罐(1)、高压注水泵(2)、瓦斯抽采泵(12)、输运管旋转装置(4)、高压输运管(5)和高压射流器(6);自地面打入的采煤钻井(28)贯穿煤层(30)设置;瓦斯抽采斜孔(11)倾斜设置在采煤钻井(28)的顶部、且瓦斯抽采斜孔(11)的底端与采煤钻井(28)贯通设置;输运管旋转装置(4)设置在采煤钻井(28)的井口位置;空心结构的高压输运管(5)穿入设置在采煤钻井(28)内、且高压输运管(5)与输运管旋转装置(4)安装连接,高压输运管(5)或输运管旋转装置(4)上还设有输运管升降控制机构;高压射流器(6)安装在高压输运管(5)的底端、且高压射流器(6)的喷射方向与煤层(30)平行设置;储水罐(1)、高压注水泵(2)、瓦斯抽采泵(12)和输运管旋转装置(4)均设置在地面,储水罐(1)与高压注水泵(2)的输入端连通连接,高压注水泵(2)的输出端与高压输运管(5)的内腔密封安装连接,瓦斯抽采泵(12)的输入端与瓦斯抽采斜孔(11)的顶端密闭安装连接;
所述的井底煤岩处理部分包括底巷道(13)、煤岩收集箱(14)、煤岩分选装置(16)、煤粒粉碎机(17)和岩粒粉碎机(18);底巷道(13)设置在采煤钻井(28)的下方,穿过煤层(30)的采煤钻井(28)的底端向下延伸与底巷道(13)贯通设置;煤岩收集箱(14)、煤岩分选装置(16)、煤粒粉碎机(17)和岩粒粉碎机(18)均设置在底巷道(13)内,煤岩收集箱(14)对接设置在采煤钻井(28)底端的正下方,煤岩收集箱(14)的对接位置上设有倾斜设置的筛网(15);煤岩分选装置(16)的入料口与位于筛网(15)以上部分的煤岩收集箱(14)通过倾斜通道(36)连通连接,煤岩分选装置(16)的煤粒出料口端与煤粒粉碎机(17)的入料口端连通连接,煤岩分选装置(16)的岩粒出料口端与岩粒粉碎机(18)的入料口端连通连接;
所述的煤岩输送部分包括输运立井(29)、输运水泵(19)、输运总管(20)、输运分管Ⅰ(20-1)、输运分管Ⅱ(20-2)、水煤浆管路(22)、水岩浆管路(23)、井底加压泵(24)、分级加压泵(25)、煤浆沉淀池(26)、岩浆沉淀池(27);自地面打入的输运立井(29)的底部与底巷道(13)贯通设置;水煤浆管路(22)的一端与煤粒粉碎机(17)的排料口连通连接、另一端穿入输运立井(29)并与位于地面的煤浆沉淀池(26)连接,水岩浆管路(23)的一端与岩粒粉碎机(18)的排料口连通连接、另一端穿入输运立井(29)并与位于地面的岩浆沉淀池(27)连接,水煤浆管路(22)和水岩浆管路(23)上均分别设有井底加压泵(24)和分级加压泵(25);输运水泵(19)设置在底巷道(13)内,输运水泵(19)的输入端与位于筛网(15)以下部分的煤岩收集箱(14)连通连接,输运水泵(19)的输出端与输运总管(20)连通连接;输运分管Ⅰ(20-1)的一端与水煤浆管路(22)连通连接、另一端与输运总管(20)连通连接;输运分管Ⅱ(20-2)的一端与水岩浆管路(23)连通连接、另一端与输运总管(20)连通连接;煤浆沉淀池(26)和岩浆沉淀池(27)分别通过水净化泵送装置和管路与储水罐(1)连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73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