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8362.9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0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英;孙亮;曹万林;赵洋;陈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2/84;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世虹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可控 组合 剪力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剪力墙墙板;所述剪力墙墙板包括:填充层、内置结构、钢筋笼和若干个恢复杆;所述内置结构置于所述钢筋笼内,在所述钢筋笼的端部形成若干个暗柱;所述填充层包裹所述钢筋笼并设置保护层;所述恢复杆嵌设在所述暗柱内对应的填充层内;
其中,所述恢复杆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若干个粘结杆段和若干个无粘结杆段;所述无粘结杆段的外表面套设有隔层,所述粘结杆段和所述无粘结杆段均嵌设在所述填充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个箍筋、若干个竖向钢筋和若干个横向钢筋;
各所述箍筋、各所述横向钢筋和各所述竖向钢筋相互连接构成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结构包括:内置钢板和型钢;所述内置钢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所述型钢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内,连接在所述内置钢板的两端,以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内形成所述暗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结构还包括:若干个加劲肋;所述加劲肋与所述内置钢板连接,嵌设在所述第二腔体对应的填充层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和所述横向钢筋的屈服强度不低于400MPa,直径不小于8mm,配筋率不小于0.4%;所述箍筋的屈服强度不低于300MPa,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100-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边框梁和下边框梁;所述上边框梁与所述剪力墙墙板的顶部连接;所述下边框梁环设在所述剪力墙墙板底部,所述恢复杆的底端与所述下边框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钢板和所述型钢厚度不小于12mm,所述上边框梁和所述下边框梁的外包钢板厚度不小于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为浇筑的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所述恢复杆的屈服强度不低于500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杆中杆粘结杆段粘结长度l=20d,d为恢复杆的直径,无粘结杆段长度为2l。
10.一种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制作好钢筋笼和内置结构,将内置结构置于钢筋笼内,内置结构配合钢筋笼形成若干个暗柱;
步骤2:在恢复杆的无粘结杆段外套设隔层,并将恢复杆置于暗柱内;
步骤3:在下边框梁内浇筑填充层,使下边框梁与钢筋笼的底部连接;将上边框梁内浇筑填充层,使上边框梁与钢筋笼的顶部连接;填充层包裹钢筋笼且设置保护层,上边框梁上端钢板焊接,完成变形可控组合剪力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83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