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束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源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8496.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洋;公维伟;刘亚;贾永超;车悦;张一帆;吴德胜;李言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26 | 分类号: | H04B7/0426;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伟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调整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基站 | ||
1.一种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
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所述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包括:
将指定波束偏移至所述移动方位角,并调整所述指定波束的权值信息;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天线振子反馈信号、第二电平值和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
判断第二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是否小于信道质量指示门限值,若否,则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和所述权值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包括第一电平值、当前方位角、第一小区的参考信号功率、小区的参考信号功率、天线振子反馈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第二电平值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则通过波束赋形算法,将所述天线振子反馈信号调整至最优权重矢量并调整天线阵列模式;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所述第三信道状态信息包括第三电平值和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
判断第三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是否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若否,则根据所述天线振子反馈信号、天线阵列模式和最优权重矢量,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第三电平值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三信道质量指示值小于信道质量指示值门限值,则通过X2接口将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发送给目标基站,以供目标基站对目标基站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目标基站波束信息;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确认切换消息,将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
根据所述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和所述目标基站波束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指定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包括:
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通过移动仿真模型预测出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波束调整信息,生成用户行为模型。
7.一种波束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从多个波束中筛选出指定波束;
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报告,预测所述指定波束下用户设备的移动方位角;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按照多种指定方式对指定波束进行调整并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第一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将指定波束偏移至所述移动方位角,并调整所述指定波束的权值信息;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报告,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天线振子反馈信号、第二电平值和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判断第二电平值是否小于电平门限值且第二信道质量指示值是否小于信道质量指示门限值,若否,则根据所述移动方位角和所述权值信息,生成波束调整信息。
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
9.一种源基站,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包括程序指令的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程序指令的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波束调整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84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