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硬结合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39606.5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2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祥;高琳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鼎精密电子(淮安)有限公司;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6 | 分类号: | H05K3/46;H05K3/02;H05K3/40;H05K3/28;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赵文曲;薛晓伟 |
地址: | 22306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 结合 线路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柔性线路基板,所述柔性线路基板包括一挠性区域;增层一硬质绝缘基层及一第一导电线路层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的同一外侧;增层一树脂油墨层及一第二导电线路层于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层的同一外侧,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层逐层涂覆一树脂油墨,在所述树脂油墨上贴合一第一铜层,通过压合整平所述第一铜层及所述树脂油墨,通过烘烤固化所述树脂油墨为所述树脂油墨层;以及开设一开槽,将所述挠性区域暴露于外界,从而得到所述软硬结合线路板。本发明提供的软硬结合线路板的制作方法能够改善软硬结合线路板的平整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所述制作方法制作的软硬结合线路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软硬结合线路板(R-F板)拥有薄、轻、易组装、电气信号传输以及产品信赖度更佳等优点。目前,软硬结合线路板在手机以及平板等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手机双摄像头的同轴度一般要求在0.35μm以内。此处的同轴度是指:安装在软硬结合板上的两个镜座(包括摄像头和摄像头支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偏离设定距离的差值。即是说,当该两个镜座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时,其间的径向距离与设定距离的差值的绝对值要越小越好;同轴度过大时,会使摄像头在组装后产生成像模糊,对焦不准的问题。其中,软硬结合线路板的平整度将直接影响手机双摄像头的同轴度,进而影响双摄像头的图像清晰度。
目前一般通过改善软硬结合板的平整度来提高双摄像头的图像清晰度,但由于软硬结合线路板中的绝缘层,如材质为聚丙烯,在压合时流动性大,导致绝缘层的厚度不均一,如材质为含玻纤布聚丙烯时,经、纬纱分布不均匀,空隙大,经纬接点不平整,均使得软硬结合板的平整度较差。此外,软硬结合线路板在开盖之前一般需要贴保护层,而贴保护层也易导致软硬结合板内部平整度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软硬结合线路板平整度的软硬结合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另,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作的软硬结合线路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柔性线路基板,所述柔性线路基板包括一挠性区域;
增层一硬质绝缘基层及一第一导电线路层于所述柔性线路基板的同一外侧;
增层一树脂油墨层及一第二导电线路层于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层的同一外侧,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层逐层涂覆一树脂油墨,在所述树脂油墨上贴合一第一铜层,通过压合整平所述第一铜层及所述树脂油墨,通过烘烤固化所述树脂油墨为所述树脂油墨层;以及
开设一开槽,将所述挠性区域暴露于外界,从而得到所述软硬结合线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线路基板包括一软质绝缘基层、形成于所述软质绝缘基层一侧的一内侧导电线路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内侧导电线路层上的一第一防焊层,其中,所述第一防焊层位于所述挠性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绝缘基层包括一硬质绝缘层、开设于所述硬质绝缘层一侧的一凹槽、以及形成于凹槽内的一热解胶层;压合所述硬质绝缘基层到所述内侧导电线路层,并使得所述热解胶层对应所述挠性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开设一开槽,将所述挠性区域曝露出来,具体包括:所述开槽贯穿所述柔性线路基板外侧的增层,通过加热分解所述热解胶层,使开槽内的增层剥离于柔性线路基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层的制作方法包括:在所述硬质绝缘基层上贴合一第二铜层;以及在所述第二铜层上镀铜并图案化以得到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导电线路层上形成一第二防焊层,其中,所述第二防焊层还填充于所述第二导电线路层的间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鼎精密电子(淮安)有限公司;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鼎精密电子(淮安)有限公司;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9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