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流层飞艇空中补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0367.5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康文;刘松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B1/00 | 分类号: | B64B1/00;B64B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何家鹏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流层 飞艇 空中 补气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流层飞艇空中补气系统。本发明中的一种平流层飞艇空中补气系统包括补气飞艇,其设有补气装置,补气装置包括第一补气单元、第二补气单元、驱动单元和储气单元,第一补气单元安装于驱动单元且与储气单元连通,第二补气单元用于安装在待补气飞艇上,驱动单元能驱动第一补气单元与第二补气单元连接,使储气单元对待补气飞艇进行补气。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平流层飞艇空中补气系统,在补气飞艇上设置了补气装置,可以提供待补气飞艇损失的气体进而进行补气操作,同时在补气飞艇上设置了第一补气单元,和位于待补气飞艇上的第二补气单元进行配合可以实现对接,从而实现气体传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流层飞艇空中补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空天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拓展,针对航空、航天结合部使用的平流层飞艇已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在平流层飞艇的研制过程中,由于平台尺寸巨大,以及系统长时不间断驻空飞行的需要,要求平流层飞艇的内外压差能长时间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然而,在长航时驻空过程中,由于焊接工艺、驻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平流层飞艇囊体内的氦气会出现向外渗漏的情况。因此,若要长时维持平流层飞艇的内外压差在一定范围内,则必须及时为飞艇进行补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无法对平流层飞艇进行补气操作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平流层飞艇空中补气系统,所述平流层飞艇空中补气系统包括:
补气飞艇;
所述补气飞艇设有补气装置,所述补气装置包括第一补气单元、第二补气单元、驱动单元和储气单元,所述储气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补气飞艇,所述第一补气单元安装于所述驱动单元且与所述储气单元连通,所述第二补气单元用于安装在待补气飞艇上,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补气单元与所述第二补气单元连接,以使所述储气单元对所述待补气飞艇进行补气。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平流层飞艇空中补气系统,在补气飞艇上设置了补气装置,可以提供待补气飞艇损失的气体进而进行补气操作,同时在补气飞艇上设置了第一补气单元,和位于待补气飞艇上的第二补气单元进行配合可以实现对接,从而实现补气飞艇的储气单元对待补气飞艇进行气体传输的目的,其中,驱动单元可以实现第一补气单元对位于待补气飞艇上的第二补气单元的主动对接和断开,方便了操作,同时也提高了对接的精准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平流层飞艇空中补气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气单元包括:
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上设有与所述储气单元连通的第一入口以及能够与所述第二补气单元配合的第一出口;
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一阀座内;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阀芯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阀芯将所述第一出口保持在常闭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座的外部设有第一卡持结构,所述第一卡持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补气单元配合;
所述第一阀座的内部设有环形挡圈,所述第一弹性件使得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环形挡圈相抵,从而将所述第一出口封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补气单元包括:
第二阀座,所述第二阀座上分别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能够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用于与所述待补气飞艇连通;
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以可移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阀座内;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阀芯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阀芯将所述第二入口保持在常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0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互穿型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喷射装置及喷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