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器的轴承振动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0843.3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谭义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5 | 分类号: | G01M13/045;G01H1/00 |
代理公司: | 32104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轴 芯棒 锁紧螺母 第三轴 第一轴 间隔部 量检测装置 涡轮增压器 测量装置 螺纹连接 依次设置 轴承检测 轴承振动 限位部 工装 内圈 轴向 技能 | ||
本发明涉及轴承检测工装,具体地说是一种涡轮增压器的轴承振动量检测装置,包括芯棒,所述芯棒的轴向一端螺纹连接锁紧螺母,芯棒上沿锁紧螺母一端朝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第一轴径、第二轴径、第三轴径、内圈限位部,第一轴径与第二轴径之间通过第一间隔部间隔,第二轴径与第三轴径之间通过第二间隔部相间隔。该测量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对人工技能的要求,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检测工装,具体地说是一种涡轮增压器的轴承振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的振动轴承结构比较特殊,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外圈130及配合设置于外圈130内的第一内圈110、第二内圈120,第一内圈110、第二内圈120两者相互靠近的轴向端部抵靠接触,第一内圈110与外圈130之间及第二内圈120与外圈130之间分别通过一个保持架设置若干个陶瓷球,第一内圈110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内孔111、第二内孔112,第二内圈120的轴向两端分别形成第三内孔121、第四内孔122,第二内孔112与第三内孔121两者轴向端部相互抵靠接触,且第二内孔112与第三内孔121的内径相同。
现有技术中对涡轮增压器的振动轴承进行检测通常是通过熟练工人采用手工进行检测,具体方法是工人手持轴承内圈,同时转动外圈通过对外圈表面转动过程中的感受来判断轴承的的径向振动量,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且对工人的技术数量程度有较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的轴承振动量检测装置,该测量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对人工技能的要求,使用方便快捷。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轴承振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棒,所述芯棒的轴向一端螺纹连接锁紧螺母,芯棒上沿锁紧螺母一端朝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第一轴径、第二轴径、第三轴径、内圈限位部,第一轴径与第二轴径之间通过第一间隔部间隔,第二轴径与第三轴径之间通过第二间隔部相间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轴径、第二轴径、第三轴径的外径依次增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棒一端表面设置锁紧螺纹,锁紧螺母与锁紧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螺母的轴向一端设置有台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棒还设置有锥柄。
本发明产品的技术效果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涡轮增压器轴承振动测量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通过开发出一种专用工装配合相应的传感器,能够实现对轴承振动量的快速可靠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涡轮增压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轴承100、第一内圈110、第一孔111、第二孔112、第二内圈120、第三孔121、第四孔122、外圈130、芯棒200、第一轴径210、第二轴径220、第三轴径230、锁紧螺纹240、内圈限位部250、锥柄260、第一间隔部270、第二间隔部280、锁紧螺母300、第一传感器400、第二传感器500、设备的主轴600。
本发明一种涡轮增压器的轴承振动量检测装置,包括芯棒200,所述芯棒200的轴向一端螺纹连接锁紧螺母300,芯棒200上沿锁紧螺母300一端朝向另一端依次设置第一轴径210、第二轴径220、第三轴径230、内圈限位部250,第一轴径210与第二轴径220之间通过第一间隔部270间隔,第二轴径220与第三轴径230之间通过第二间隔部280相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0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