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1067.9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徐建俊;赵辉;李彪;王志德;马洁;杨智君;孙传齐;章攀;赖泉淏;秦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达州市天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胡文莉 |
地址: | 63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珠鸡白环蘑 原种 培养基 制备 方法 培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份配制而成:稻草70份、牛粪18份、麦麸10份、石膏1份、碳酸钙1份。(1)稻草晒干后切成1cm长度碎块;(2)按重量份数称取稻草、牛粪、麦麸、石膏、碳酸钙,加水调节含水率至55‑65%,pH值调节至7‑9;(3)将处理后的物料分装至菌种瓶,在126℃、0.15Mpa条件下灭菌120min,然后移至无菌室,冷却,即得。培养基接种后将培养基移入30℃无菌培养室避光培养,培养室每天通风换气,至菌丝布满瓶底后即可作为栽培种使用。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菌种培养基质中含水量和通气这一主要矛盾,可促使菌丝快速生长,菌种培养时间缩短10~15天。
技术领域
本发明食用菌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产业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村经营。发展食用菌产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精准脱贫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我国的食用菌产业的到快速稳定的发展,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广大菇农对菌种需求量不断增加,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培育优良菌种,是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把母种转接到木屑、玉米芯、麦粒等瓶(袋)培养基上培养而成的菌种称为原种。目前我国在生产原种时绝大多数还是木屑、麦粒等作为固体培养基质。以木屑制作菌种培养基质时常因含水量控制不好导致菌丝生长缓慢。如含水量偏少则菌丝不易萌发,含水量太高则会使瓶内氧气缺乏导致菌丝无法向下吃料。因此无法有效解决培养基质含水量和通气这一矛盾。以麦粒作为菌种培养基质时,不仅操作繁琐,还易导致杂菌污染、菌种老化和菌种存储时间短。以上培养基质培养菌种时,菌丝发菌满瓶(袋)时间基本上需要30~40天,培养时间也较长。
珠鸡白环蘑(Leucocoprinus meleagris)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科嗜热真菌,是一种稀有的名贵珍惜食用菌,主要分布在欧洲,1798年珠鸡白环蘑首次被发现,随后在北美、日本等地均有报道。而我国于2000年在吉林抚松松江河木场采集得到标本,到目前为止,有关珠鸡白环蘑的驯化研究在国内仍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质制作方法和原种培养方法技术方案。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份配制而成:稻草70份、牛粪18份、麦麸10份、石膏1份、碳酸钙1份。
该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稻草晒干后切成1cm长度碎块;
(2)按重量份数称取稻草、牛粪、麦麸、石膏、碳酸钙,加水调节含水率至55-65%,pH值调节至7-9;
(3)将处理后的物料分装至菌种瓶,在126℃、0.15Mpa条件下灭菌120min,然后移至无菌室,冷却,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珠鸡白环蘑菌种原种的培养方法,上述的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接种后将培养基移入30℃无菌培养室避光培养,培养室每天通风换气,至菌丝布满瓶底后即可作为栽培种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珠鸡白环蘑原种培养基及制备方法和培养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菌种培养基质中含水量和通气这一主要矛盾,可促使菌丝快速生长,菌种培养时间缩短10~15天。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珠鸡百环蘑原种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稻草70份、牛粪18份、麦麸10份、石膏1份、碳酸钙1份。
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达州市天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达州市天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10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