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递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1239.2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5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季雷;唐甜;王琦;王涛;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联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0 | 分类号: | G06F9/30;G06F12/087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党娟娟;郭永丽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天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传递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递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异步系统中数据的写入和读取因只能一个端口执行,会导致系统处理带宽低下以及易发生访问冲突,造成系统错误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收到D端口发送的完成存储信号,根据缓存器的当前状态生成更新标识寄存器置位命令;将所述更新标识寄存器置位命令发送至更新标识寄存器,以使所述更新标识寄存器根据所述更新标识寄存器置位命令将映射到所述D端口的更新标识寄存器的当前状态设置为已更新;其中,所述缓存器的当前状态包括已填和未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数据传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级无人机的飞控系统是安全关键系统,飞控系统中飞控计算机内部处理器芯片和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中文为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所形成的异步系统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内部数据传递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传统的数据传递方法使用一块双端口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进行数据存储,再使用锁定寄存器(双端口各一个)和一个更新标识寄存器进行双端口访问的控制,以避免数据访问冲突。在实际应用中,锁定寄存器用于将选通信号进行锁定,当锁定寄存器被写入1时,选通信号不能切换;当锁定寄存器被写入0时才允许选通信号切换。更新标识寄存器用于表明当前映射的缓存器中是否有新的数据,1表示有新的数据,0表示无新数据。
以下为了方便说明,暂且将双端口RAM的两个端口分别叫D端口和Q端口,数据由D端口写入RAM,从RAM的Q端口读出。具体地,当D端口有数据需要写入时首先需要判断Q端口的锁定寄存器是否为锁定状态,如果为锁定状态则必须等待,如果不是锁定状态则将Q端口置为锁定状态,并将开始从D端口写入数据,待写入数据完成后置位更新标识寄存器并解锁D端口;当Q端口需要读取数据时应查询更新标识寄存器,若无更新标识则无数据可读,若有更新标识则应再判断D端口是否被锁定,如果D端口被锁定则需等待至D端口解锁,若D端口未被锁定则应该锁定Q端口之后读取数据,完成后清理更新标识寄存器并解锁Q端口。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异步系统中数据的写入和读取有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点,因此,现有的数据传递方法存在以下弊端:当任何一个端口被锁定时另一端口均无法操作缓存,必须等待对方端口解锁,方可操作,导致系统处理带宽低下;极端情况下当两个端口同时需要读取对方的锁定信号,由于均未锁定而执行本端口的锁定时,会发生访问冲突,破坏数据的完整性,造成系统错误;异步系统中数据的写入和读取存在操作逻辑比较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递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异步系统中数据的写入和读取因只能一个端口执行,会导致系统处理带宽低下以及易发生访问冲突,造成系统错误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递方法,包括:
收到D端口发送的完成存储信号,根据缓存器的当前状态生成更新标识寄存器置位命令;
将所述更新标识寄存器置位命令发送至更新标识寄存器,以使所述更新标识寄存器根据所述更新标识寄存器置位命令将映射到所述D端口的更新标识寄存器的当前状态设置为已更新;
其中,所述缓存器的当前状态包括已填和未填。
优选地,所述缓存器包括缓存器A和缓存器B;
所述完成存储信号为所述D端口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存储至所述缓存器B后产生的,所述缓存器B存储了所述数据包之后的状态为已填;或者
所述完成存储信号为所述D端口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存储至所述缓存器A后产生的,所述缓存器A存储了所述数据包之后的状态为已填。
优选地,所述更新标识寄存器包括所述更新标识寄存器A和所述更新标识寄存器B;选通信号的状态包括0状态和1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联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联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1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