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与传统形式相结合的航道护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1385.5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封学军;陈徐东;谭慧明;鲁轲;张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5/02;E02B5/0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赛 |
地址: | 211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坡 复合结构层 坡面 植物生长环境 传统形式 航道护坡 施工难度 上坡 顶面 坡体 生态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与传统形式相结合的航道护坡,包括上坡体(1)、戗台(2)和下坡体(3),所述戗台(2)设于所述上、下坡体(1、3)之间以连接两者的坡面,所述上、下坡体(1、3)的坡面均为斜面并且设有植物,其下方设有复合结构层;所述戗台(2)的顶面设有植物,其下方设有复合结构层。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坡体强度的前提下,能够明显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与传统形式相结合的航道护坡。
背景技术
目前,安全性较好的传统型护坡,如硬质密实护坡,其碱性较高,植生效果差,生态性及景观效果差;相对植生型较好的孔洞型护坡,其施工难度过大。而能够减轻环境负荷、具有良好生态型的生态航道护坡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航道碰撞区的存在和船形波的影响,存在安全性问题;因为其配比及降碱外加剂的不完善,导致其植生性生命周期较短;而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孔隙内营养介质填充技术,虽然能够延长植物生命周期但由于其成本过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与传统形式相结合的航道护坡,在保证坡体强度的前提下,能够明显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改善植物生长环境。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与传统形式相结合的航道护坡,包括上坡体、戗台和下坡体,所述戗台设于所述上、下坡体之间以连接两者的坡面,所述上、下坡体的坡面均为斜面并且设有植物,其下方设有复合结构层;所述戗台的顶面设有植物,其下方设有复合结构层。
进一步地,
所述上坡体的复合结构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土壤混合层和再生骨料混凝土层,所述土壤混合层的厚度为3~5cm,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5~20cm;所述上坡体坡面的植物栽种于所述土壤混合层中。
进一步地,
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各组份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70~75%的再生骨料,17.5~20%的水泥,0.01~0.03%的外加剂,余量为水;
所述再生骨料包括废弃混凝土颗粒和粘土砖颗粒;
所述外加剂各组份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30~40%的硅灰,6~8%的超细碳酸钙,5~10%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1.5~3%的亚硝酸钠,0.2~0.5%的聚丙烯酰胺保水剂,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
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各组份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73.99%的再生骨料,18.89%的水泥,0.01%的外加剂,余量为水;
所述外加剂各组份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37.8%的硅灰,7.6%的超细碳酸钙,7.5%的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2.3%的亚硝酸钠,0.4%的聚丙烯酰胺保水剂,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
所述土壤混合层各组份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5~20%的水泥,25~40%的纤维,5~40%的泥炭,0.1~1.5%的保水剂,0.1~1.5%的土壤改良剂,2.5~10%的pH调节剂,余量为土壤。
进一步地,
所述土壤混合层各组份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5%的水泥,40%的纤维,5%的泥炭,0.1%的保水剂,0.1%的土壤改良剂,2.5%的pH调节剂,余量为土壤。
进一步地,
所述土壤混合层各组份以重量百分比计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1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上的防渗止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