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稠环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1504.7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9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黄宏;潘君友;江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C07D519/0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向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化合物 稠环 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发光材料 发光器件 发光效率 制造成本 主体材料 配合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氮稠环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的含氮稠环有机化合物如结构式(1)所示。本发明的含氮稠环有机化合物可通过与合适的主体材料配合,提高其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低、效率高、寿命长、低滚降的发光器件的解决方案。结构式(1)。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2月0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14852895、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含氮稠环的热激发延迟荧光材料及其用途”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氮稠环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光电材料在合成上具有多样性,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以及优良的光学与电学性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光电器件(例如平板显示器和照明)的应用方面具有广视角、反应时间快、工作电压低、面板厚度薄等优势,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为了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各种基于荧光和磷光的发光材料体系已被开发出来,使用荧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但其在电场激发下其内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被限制为25%,这是因为激子的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的分支比为1:3。与此相反,使用磷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已经取得了几乎100%的内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但磷光OLED有一显著的问题,就是Roll-off效应,即发光效率随电流或亮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这对高亮度的应用尤为不利。
迄今为止,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磷光材料是铱和铂配合物,这种原材料稀有而昂贵,配合物的合成很复杂,因此成本也相当高。为了克服铱和铂配合物的原材料稀有和昂贵,及其合成复杂的问题,Adachi提出反向内部转换(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的概念,这样可以利用有机化合物,即不利用金属配合物,实现了可与磷光OLED相比的高效率。此概念已经通过各种材料组合得以实现,如:1)利用复合受激态(exciplex),参见Adachi等,Nature Photonics,Vol 6,p253(2012);2)利用热激发延迟荧光(TADF)材料,参见Adachiet al.,Nature,Vol 492,234,(2012)。现有红光与绿光TADF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在许多性能方面均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磷光发光材料相比,无论从发光效率还是寿命上相比,其性能仍有一定的差距。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稠环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旨在提供一种作为新的功能材料,以提高有机光电材料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一种通式(1)所示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
L1每次出现时,独立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40的芳基或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5~40的非芳香族环基;
Z1、Z2、Z3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CR3或者N且Z1、Z2、Z3中至少有一个为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1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