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2014.9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方永林;邱金友;石青林;林晨伟;周威旸;刘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30/00 | 分类号: | F25B30/00;F25B41/00;F25B49/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地址: | 35011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水箱 电动二通阀 热管 可再生能源利用 空调制冷系统 热泵热水系统 生活热水水箱 风冷蒸发器 空调余热 储能式 压缩机 第二节流装置 风冷冷凝器 进水口连接 温度传感器 制冷剂出口 制冷剂进口 制冷剂旁通 回收 节流装置 节能效果 控制器 出水口 旁通管 水管 进口 | ||
1.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制冷系统、热泵热水系统、第一储能水箱(S1)、第一热管(P1)、第二热管(P2)、第三热管(P3)、温度传感器及控制器;
所述空调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储能水箱(S2)、风冷冷凝器(2)、第三储能水箱(S3)、第一节流装置(3)、第一风冷蒸发器(4);所述第一压缩机(1)、第二储能水箱(S2)、风冷冷凝器(2)、第三储能水箱(S3)、第一节流装置(3)、第一风冷蒸发器(4)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形成空调制冷循环,同时第三储能水箱(S3)的制冷剂进口设有第一电动二通阀(V1),第三储能水箱(S3)的制冷剂出口与第一电动二通阀(V1)的进口还接有旁通管路(5);所述旁通管路(5)为制冷剂管道,其上设有第二电动二通阀(V2);
所述热泵热水系统包括第二压缩机(6)、生活热水水箱(7)、第二节流装置(8)、第二风冷蒸发器(9);所述的第二压缩机(6)、生活热水水箱(7)、第二节流装置(8)、第二风冷蒸发器(9)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形成热泵制热循环,制备热水;
所述第一热管(P1)的蒸发段位于室外,冷凝段位于第一储能水箱(S1)内部的水中;所述第二热管(P2)的蒸发段位于第二储能水箱(S2)内部的水中,冷凝段位于第一储能水箱(S1)内部的水中;所述第三热管(P3)的蒸发段位于第三储能水箱(S3)内部的水中,冷凝段位于第二风冷蒸发器(9)的出风口;
所述第一储能水箱(S1)包括水箱壳体、相变储能模块,其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热管进口,内部有水,出水口通过水管(10)与生活热水水箱(7)的进水口连接,将热水输送到生活热水水箱(7)中,相变储能模块在水箱壳体内部的水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包括设置于风冷冷凝器(2)进风口处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三储能水箱(S3)水中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动二通阀(V1)、第二电动二通阀(V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水箱(S2)和第三储能水箱(S3)均包括水箱壳体、相变储能模块、制冷剂管道,所述水箱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排水口、热管进口、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内部有水;所述相变储能模块和制冷剂管道都设置在水箱内部的水中,所述制冷剂管道两端分别经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与相应的制冷剂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P1)、第二热管(P2)、第三热管(P3)均为重力热管,与水平面呈30~45℃的夹角,方便液态制冷剂因重力作用流回底部;重力热管内流动工质为包括R410、R134a的制冷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模块采用相变材料镶嵌在金属板内,金属板相互平行形成水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无机水合盐、石蜡或有机-无机复合相变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水箱(S1)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5~40℃;所述第二储能水箱(S2)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45~50℃;所述第三储能水箱(S3)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壳体为金属壳体或塑料壳体;所述水箱壳体和热管绝热段外侧四周均设有保温材料,避免热量向环境中散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为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棉或橡塑。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系统的储能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法进行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空调余热回收:
当太阳辐射强度较高时,第一热管(P1)蒸发段的制冷剂吸收太阳辐射,变成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段被第一储能水箱(S1)中的水冷却,变成液态制冷剂,水的温度升高,加热第一储能水箱(S1)中的相变储能模块的相变材料,相变材料温度升高,熔化成液态相变材料,将太阳能储存起来,液态制冷剂依托本身重力重新流回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上述过程反复进行,第一储能水箱(S1)实现无动力太阳能蓄热;
空调制冷系统启动,空调制冷循环运行时,第一压缩机(1)出口的制冷剂蒸汽进入到第二储能水箱(S2)中冷却放热,水的温度升高,加热其内部的相变储能模块的相变材料,相变材料温度升高,熔化成液态相变材料,将热量储存起来;
当第二储能水箱(S2)与第一储能水箱(S1)中水的温差达到第二热管(P2)的工作温差时,第二热管(P2)蒸发段的制冷剂吸收第二储能水箱(S2)中水的热量,变成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段,被第一储能水箱(S1)中的水冷却,变成液态制冷剂,第一储能水箱(S1)中水的温度升高,加热第一储能水箱(S1)中相变储能模块的相变材料,相变材料温度升高,熔化成液态相变材料,将热量储存起来,液态制冷剂依托本身重力重新流回热管的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上述过程反复进行,第一储能水箱(S1)实现无动力空调余热回收;
当第一储能水箱(S1)提供给生活热水水箱(7)的热水能满足温度要求时,无需开启热泵热水系统;当第一储能水箱(S1)提供给生活热水水箱(7)的热水满足不了温度要求时,开启热泵热水系统,实现热泵制热循环,制备热水;
当室外空气与第三储能水箱(S3)中水之间的温差达到第三热管(P3)的工作温差时,第三热管(P3)蒸发段的制冷剂吸收第三储能水箱(S3)中水的热量,变成气态制冷剂,水的温度降低,冷却其内部的相变储能模块的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温度降低,凝固成固态相变材料,冷量储存起来,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段被室外空气冷却,变成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依托本身重力重新流回热管的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上述过程反复进行,第三储能水箱(S3)实现无动力自然冷源蓄冷;同时,热泵热水系统运行时,第二风冷蒸发器(9)排出的低温空气冷却第三热管(P3)冷凝段的气态制冷剂,所带有的冷量也将被储存在第三储能水箱(S3)中;
当第三储能水箱(S3)中的水温低于室外温度时,开启第一电动二通阀(V1),关闭第二电动二通阀(V2),风冷冷凝器(2)出来的制冷剂进入第三储能水箱(S3)中冷却放热,制冷剂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提高空调制冷循环效率;否则,关闭第一电动二通阀(V1),开启第二电动二通阀(V2),风冷冷凝器(2)出来的制冷剂直接进入到第一节流装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0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变频二氧化碳热泵冷热机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垢功能的空气能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