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2222.9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忠军;王亚坤;刘其根;孔优佳;花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浅水 湖泊 生态系统 调控 稳定 维持 方法 | ||
1.一种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评估技术:
针对营养失衡湖泊,使用ecopath模型,得到所述的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各功能组的关键参数,了解所述的湖泊的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营养级分配、各营养级功能强弱、不同功能组生物量大小,分析并评估失衡因子的类别和影响;
(2)多营养级生物操纵技术:
(2-1)多种生物的联合效应:根据步骤(1)中所获得的失衡因子的类别,确定各类失衡因子所处营养级的位置,采用标记增殖放流技术,加强所述的湖泊的生态系统中的薄弱物质循环通路;
(2-2)生态修复评估:使用生态修复工具种并计算出增殖放流该功能组生物所占比例,进行立体放养,并以标志重捕法回捕,通过滤食性鱼类渔获量评估浮游植物去除率,从而获得增殖放流生态效益;
(3)浅水区植被恢复及湿地重建技术:
(3-1)调查浅水区及湿地植被组成、分布、生物量及类型,确定植物功能类群,评估植物功能群中相对薄弱功能组,利用ecopath模型,加强起点于水草食物链能量物质通路;
(3-2)选取适宜的水生植物,根据步骤(3-1)所获得的有益水生植物种类的缺失及数量不足,计算出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在浅水区及湿地进行合理划分区域,针对不同地形合理种植;
(4)重复以上步骤(1)、(2)、(3);
(5)水质水量联合调控:
检测所述的湖泊所在地区的降雨量并监测所述的湖泊的库容更替,根据水动力模型,获得水域特征、营养失衡状况及水生生物群落功能群组成,定期检测并验证水体理化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1)的标记增殖放流技术中,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滤食性蚌类、碎屑食性鱼类以及刮食性螺类,以多种生物联合、水平及垂直方向共同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1)的标记增殖放流技术中,增殖放流鲢鳙20~40g/m3、比例3:7~4:6,鲴类5~15g/m2;蚌类15~25g/m2,螺类30~45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水湖泊生态系统调控与稳定维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水体理化指标包括营养盐水平、pH、水温、水深、溶氧、透明度、浊度、电导率、TDS、以及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2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样本高分辨率图像获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烘干功能的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