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2502.X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美马一真;中井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柯瑞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减少负极集电体与负极集电引线的电阻焊接部的焊接强度的偏差,实现高的焊接强度。二次电池具备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内收纳有卷绕电极体。卷绕电极体具备正极板和负极板。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而构成正极板。在负极集电体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而构成负极板。负极集电体经由负极集电引线连接至设置于电池壳体的负极外部端子。负极集电体与负极集电引线通过电阻焊接部而接合。负极集电体由铜箔或铜合金箔构成,且负极集电体(9)的位于负极集电引线侧的主面的基于X射线衍射的(111)方位的衍射强度I(111)大于其他方位的衍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是将具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连同非水电解质一起收纳于电池壳体内而得的电池。正极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而得。负极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而得。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以能够可逆地包藏和释放电荷载体(例如锂离子)的活性物质为主要成分。
例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正极集电体由铝箔或铝合金箔构成,正极活性物质层包含钴酸锂等锂复合氧化物。另一方面,负极集电体由铜箔或铜合金箔构成,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碳等。
正极集电体经由正极集电引线而电连接至在电池壳体设置的正极外部端子。另一方面,负极集电体经由负极集电引线而电连接至在电池壳体设置的负极外部端子。对于负极集电体与负极集电引线的接合,一般采用电阻焊接。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涉及用于提高负极集电体中的焊接部的焊接强度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发明。在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作为负极集电体,使用了表面被铬酸盐处理后形成了铬酸盐被膜层的铜箔。此外,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至少与负极端子的接合部分以及其周边的一部分,形成有由氧化铜构成的氧化铜被膜层。通过该结构,提高了负极集电体与负极端子的焊接部的焊接强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10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申请的发明者们与负极集电体中的焊接部的焊接强度分开地发现,即使负极集电体的规格(厚度、电阻率、拉伸强度等)相同,且电阻焊接的条件相同,也会由于负极集电体的批次的差异而产生焊接强度的偏差,可能制造出焊接强度低的二次电池。
本发明是鉴于该方面而做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负极集电体与负极集电引线的电阻焊接部的焊接强度的偏差,实现高的焊接强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是电极体被收纳于电池壳体内而得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极体具备: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和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其中,所述负极集电体经由负极集电引线连接至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的负极外部端子,所述负极集电体与所述负极集电引线通过电阻焊接部而被接合,所述负极集电体由铜箔或铜合金箔构成,并且,所述负极集电体的位于所述负极集电引线侧的主面的基于X射线衍射的(111)方位的衍射强度I(111),大于其他方位的衍射强度。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将所述负极集电引线配置成与所述负极集电体抵接,一边将所述负极集电引线按压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一边通过电阻焊接将所述负极集电体与所述负极集电引线接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负极集电体与负极集电引线的电阻焊接部的焊接强度的偏差,实现高的焊接强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