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穹隆构造的三维几何形态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2921.3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0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璇;王平;李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泛在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冯艳芬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穹隆 构造 三维 几何 形态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穹隆构造的三维几何形态恢复方法,具体包括:(1)以穹隆构造的任意层地质界线质心为原点O,建立三维坐标系,并计算该层地质界线所有折点的坐标,存入点集G;(2)基于相等夹角生成n个垂直于xOy平面且过O点的剖面,并提取剖面与地质界线的个交点,得到交点集合JP;(3)根据每个剖面与地质界线的两个交点以及交点处对应的产状数据,生成n条二阶Bezier曲线,计算穹隆顶点坐标;(4)对于集合JP中的每个交点,生成2n条Bezier曲线;(5)相邻Bezier曲线之间,基于Morphing方法插值生成轮廓线集合,并在相邻轮廓线之间构造不规则三角网;(6)循环执行上述步骤,直至所有层恢复完成。本发明有效实现了穹隆构造地貌的自动恢复,恢复效果较好,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穹隆构造的三维几何形态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穹隆构造是造成地表隆升的一种构造变形样式,其平面投影形态通常表现为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从数公里至数百公里,例如美国的绵羊山,中国三峡的黄陵背斜等。形成穹窿的因素较多,但通常是由于岩浆侵入或者由枢纽方向垂直的两组背斜叠加而成,其结果会造成穹窿上部原本水平的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这些岩层易受侵蚀,其外围常形成环状单面山,陡坡朝向穹窿中心。在地质图上,穹窿核部出露较老的地层,向外依次变新,呈近同心圆状分布。通过平面几何形态难以对穹窿构造变形过程进行解剖,因此,恢复穹隆被侵蚀之前的三维几何形态,不仅能够帮助理解构造变形过程,而且还可以获取剥蚀量和隆升速率等地貌演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穹隆构造的三维几何形态恢复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穹隆构造的三维几何形态恢复方法包括:
(1)以正北方向为x轴,正东方向为y轴,以穹隆构造的任意层地质界线质心为原点O,垂直于xOy平面向上方向为z轴,建立三维空间下的O-xyz坐标系,并计算该层地质界线所有折点的坐标,存入点集G;
(2)根据点集G,基于相等夹角生成n个垂直于xOy平面且过O点的剖面,并提取n个剖面与地质界线的2n个交点,并存入交点集合JP,n为正整数;
(3)根据每个剖面与地质界线的两个交点以及交点处对应的产状数据,生成n条二阶Bezier曲线,计算得到穹隆顶点V坐标;
(4)对于集合JP中的每个交点,基于对应位置倾角、穹隆顶点V和顶点V处切线,生成2n条Bezier曲线;
(5)相邻Bezier曲线之间,基于Morphing方法插值生成轮廓线集合,并在相邻轮廓线之间构造不规则三角网,完成穹隆构造的当前层恢复;
(6)循环执行步骤(1)-(5),直至所有层恢复完成。
进一步的,步骤(1)具体包括:
(1-1)以正北方向为x轴,正东方向为y轴,选定一个高度与水平面相同的任意点作为原点O`,垂直于xO`y平面向上方向为z轴,建立三维空间下的O`-xyz坐标系;
(1-2)根据地质图和DEM数据,提取待恢复穹隆构造的任意层地质界线所有折点在O`-xyz坐标系的坐标,并按先后顺序存入点集A={pi(pxi,pyi,pzi)|i=1,…,m},其中,m为地质界线要素中的点数,(pxi,pyi,pzi)表示点pi在O`-xyz坐标系的x,y,z轴坐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泛在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泛在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2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