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半开式叶轮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3630.6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2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代云飞;李晓斌;李丽;陈群;史浩;唐祥呈;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半开 叶轮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半开式叶轮的夹持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中心的主动压紧机构和圆周分布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四周的一组结构相同的被动压紧机构;待加工叶轮通过轴孔套接在所述主动压紧机构中的定位螺杆上,待加工叶轮的下端下压所述被动压紧机构中压紧连杆的铰接点内侧,所述压紧连杆位于铰接点外侧的压紧部被动下压待加工叶轮四周,所述主动压紧机构中定位螺杆上的压紧螺母下旋,使压板下压待加工叶轮的中部,实现待加工叶轮的定位。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可稳定夹持叶轮,夹紧力呈均匀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半开式叶轮的夹持装置,属于叶轮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叶轮作为泵的核心部件,在很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其整体一般采用高强度,难加工的材料,不允许有裂纹和缺陷,叶片薄,扭曲度大,叶展长,受力易变形,而且由于叶片间的通道深而窄,开敞性差,材料切除率很高,因此其加工技术一直是个难题,同时为保证加工的顺利进行设计一套可靠简单的工装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开式叶轮通过3爪或4爪装夹叶片来进行装夹,其存在装夹位置小,夹紧力过大容易将叶片夹破;同时加工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叶轮的夹持装置存在加工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加工半开式叶轮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加工半开式叶轮的夹持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中心的主动压紧机构和圆周分布在所述底座上表面四周的一组结构相同的被动压紧机构;
所述的主动压紧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定位螺杆、套接在所述定位螺杆上的压板和压紧螺母;
所述的被动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压紧支座和铰链连接在所述压紧支座上的压紧连杆,且在所述压紧连杆的铰接点处安装有扭簧;在扭簧自由状态下,所述压紧连杆铰接点的内侧向上抬起;所述压紧连杆位于铰接点的外侧设置有向内弯折压紧部;
待加工叶轮通过轴孔套接在所述主动压紧机构中的定位螺杆上,待加工叶轮的下端下压所述被动压紧机构中压紧连杆的铰接点内侧,所述压紧连杆位于铰接点外侧的压紧部被动下压待加工叶轮四周,所述主动压紧机构中定位螺杆上的压紧螺母下旋,使压板下压待加工叶轮的中部,实现待加工叶轮的定位。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可稳定夹持叶轮,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需重新装夹,通过此种装置,不仅使叶轮整体和工装所受的夹紧力呈均匀分布,而且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只需对叶轮进行一次装夹和定位,避免了精度损失。同时,由于铰链压板可以进行更换,可针对不同尺寸的半开式叶轮进行灵活调节,大大增强了该夹持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压紧支座;3-压紧连杆;4-待加工叶轮;5-压板;6-定位螺杆;7-压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加工半开式叶轮的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心的主动压紧机构和圆周分布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四周的一组结构相同的被动压紧机构;
所述的主动压紧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定位螺杆6、套接在所述定位螺杆6上的压板5和压紧螺母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3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