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岔纵向缺陷涡流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44901.X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9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明;黄凤英;穆根生;高东海;毛昆朋;王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B61K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岔 纵向 缺陷 涡流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岔纵向缺陷涡流检测装置及方法,涡流检测装置包括探头微动控制器、探杆、柔性涡流探头、涡流检测仪,采用探头微动原理,通过手持检测装置中的探头微动控制器控制柔性涡流探头中的涡流线圈垂直于裂纹方向做快速往返运动,不让裂纹漏检,亦无需耦合器,且采用柔性涡流探头能够适应工件不同曲面部位表面缺陷的检测,如此一来,解决了常规涡流方法存在易漏检、需耦合器、且操作繁琐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损检测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道岔纵向缺陷涡流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道岔轧制过程中,其表面极易产生细小折叠裂纹缺陷,而此类缺陷往往很难能够通过直接观察发现,但如若不及时发现处理,一旦投入使用,当列车经过时极易在折叠裂纹处形成应力集中,从而扩展形成纵向水平疲劳裂纹,为列车安全运行带来隐患,故而,在道岔生产过程需要对道岔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缺陷并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道岔表面裂纹检测主要有磁粉法、渗透法、涡流法等,其中,磁粉法因磁轭较大,不易实施操作,渗透法虽可行,但必须使正常放置的几百公斤重的道岔平躺,将检测面朝上,以免渗透液无法渗入表面裂纹,很不方便,尤其是两种方法均得清洗打磨被检测面,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并造成环境污染,而涡流法理论上可行,但常规涡流检测方法在实践中,由于道岔最易产生裂纹的是R角处,为防止漏检,探头也需较小,且由于检测线圈位置的关系,检测重复性并不好,虽说,可采用阵列涡流,但阵列探头尺寸较大,势必存在漏检的问题,或可采用常规旋转涡流,但由于R角处裂纹居多,且需耦合器,使得该技术方案并不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道岔纵向缺陷涡流检测装置及方法,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道岔纵向缺陷涡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微动控制器、探杆、柔性涡流探头、涡流检测仪;所述探头微动控制器包括电机、偏心轮、驱动杆、滑槽、开关按钮;所述探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柔性涡流探头,所述探杆的另一端嵌入固定在探头微动控制器中的驱动杆内;所述驱动杆活动设置在滑槽上;所述滑槽为两个、且相对平行放置;所述偏心轮平行设置于驱动杆轴对称中心位置旁;所述电机用于驱动偏心轮转动;所述探头微动控制器通过偏心轮的转动带动驱动杆在滑槽内做快速往返运动,以使探头微动控制器具有控制固定安装在探杆一端的柔性涡流探头中的涡流线圈垂直于裂纹方向做快速往返运动的功能;所述柔性涡流探头的探测面可任意弯曲,以适应工件不同曲面部位的检测,保证柔性涡流探头始终紧贴在被检工件检测部位的表面;所述探头微动控制器的外壳体制做成手持式,以用作把手,以便手持探头微动控制器实施检测;所述探头微动控制器外设置有一开关按钮;所述柔性涡流探头与涡流检测仪电连接。
一种道岔纵向缺陷涡流检测方法,采用上述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探头微动原理,包括如下步骤,
a.手持检测装置中的探头微动控制器,将柔性涡流探头的检测面垂直紧贴在被检工件检测部位的表面,按下探头微动控制器的开关按钮;
b. 探头微动控制器控制柔性涡流探头垂直紧贴被检工件检测部位表面进行快速往返扫查,与此同时,柔性涡流探头拾取检测信号并传输至涡流检测仪;
c. 涡流检测仪实时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当被检工件存在纵向缺陷时,柔性涡流探头拾取的检测信号出现异常,涡流检测仪报警提示;
d.手持检测装置中的探头微动控制器控制柔性涡流探头移动至被检工件下一检测部位,重复步骤a、步骤b,如此反复,直至完成所有待检部位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49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