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天候自适应远望镜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45539.8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G1/14 | 分类号: | F41G1/14;G02B23/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长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天候 自适应 远望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全天候自适应远望镜,远望镜的光路系统依次设有物镜、场镜、转像透镜、第一偏振分光棱镜、转向透镜、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和目镜单元,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的侧面设有微光传感器和接近光传感器,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的侧面设有OLED显示器,所述OLED显示器将显示的图像通过第二偏振分光棱镜折射的形式显示到目镜单元上,本发明通过增加接近光传感器来控制侦察模式,从而解决了枪瞄镜针对不同环境的自适应特性,并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续航时间。通过光电两套系统能够完成对1000m左右的大市场范围的侦察和单个目标的观察及瞄准,可以全天候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望镜领域。
背景技术
单镜头远望镜可以用于观察远方事物,也可以用于器械(如枪械、作业设备)瞄准,目前远望镜有的利用光学系统进行放大成像,也有采用电子成像系统。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物体的细节,扩大了人眼观察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一般是沿用加上转像系统的开普勒式望远系统。随着微显示器件和传感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远望镜采用传感器感应外部环境,对感应信息进行处理后再经过微显示器件实现显示的方法。但并没有一种能够将电子和光学可靠结合的远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在传统的光学系统中增加光传感器,使得远望镜能够对不同环境进行自适应调节,方便使用者利用远望镜观察远端事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天候自适应远望镜,远望镜的光路系统依次设有物镜、场镜、转像透镜、第一偏振分光棱镜、转向透镜、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和目镜单元,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的侧面设有微光传感器和接近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将部分光线折射到微光传感器和接近光传感器上,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的侧面设有OLED显示器,所述OLED 显示器将显示的图像通过第二偏振分光棱镜折射的形式显示到目镜单元上,所述远望镜外设有采集图像的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输出所采集的信号至FPGA控制板,所述微光传感器和接近光传感器输出感应信号至FPGA控制板,所述FPGA控制板输送显示信号至OLED显示器显示。
所述OLED显示器的显示面朝向第二偏振分光棱镜,所述OLED显示器的显示面上贴附有45°圆偏光片,所述45°圆偏光片接触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侧面,将OLED显示器显示的图像从侧面射入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内。
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在光路系统的上方,所述红外传感器采集图像的方向与光路系统的物镜采集图像的方向相同。
所述红外传感器的镜头为红外广角镜头。
所述目镜单元由第一目镜和第二目镜构成。
当使用全天候自适应远望镜时,微光传感器和接近光传感器将实时获取的信号输送至FPGA控制板,当接近光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值低于设定阈值,则开启微光传感器和OLED显示器,利用OLED显示器显示微光传感器所采集的图像信息。
本发明通过增加接近光传感器来控制侦察模式,从而解决了枪瞄镜针对不同环境的自适应特性,并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续航时间。通过光电两套系统能够完成对1000m左右的大市场范围的侦察和单个目标的观察及瞄准,可以全天候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全天候自适应远望镜剖视图;
图2为全天候自适应远望镜内部光路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光路系统;2、物镜;3、场镜;4、转像透镜;5、第一偏振分光棱镜;6、转向透镜;7、第二偏振分光棱镜;8、第一目镜;9、第二目镜;10、微光传感器;11、接近光传感器;12、OLED显示器;13、红外传感器;14、红外广角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45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享打印方法、管理平台、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 下一篇:抗硫化氢管道的焊接工艺